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警方揭四大招聘骗术 毕业生找工作勿急于求成

2013年06月05日 14:20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又到一年毕业季,深圳又将迎来众多就业者,他们中很多刚踏入社会。昨日,记者采访深圳警方相关负责人,就预防招工诈骗向应聘“新人”支招。

  深圳商报记者 黄顺

  又到一年毕业季,深圳又将迎来众多就业者,他们中很多刚踏入社会。昨日,记者采访深圳警方相关负责人,就预防招工诈骗向应聘“新人”支招。

  警方揭穿招工骗术

  “双簧”招聘诈骗。据警方负责人介绍,一些小的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骗子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员工,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等到新人准备上岗就业,工厂再编造种种理由说此工人不合格,不予录取或中途辞退。当然,收取的费用不予退还。

  “捉迷藏”招聘诈骗。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宣传的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不去兑现,之后寻找各种借口敷衍。还有一些中介收取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早已是人去楼空了。

  “网络”招聘诈骗。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

  “找关系”招聘诈骗。即骗子谎称与某某单位领导或某某局局长是亲戚或朋友,可以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到合适的工作,但走后门总是免不了要花钱打点,于是便顺理成章地从求职者口袋中“掏”走了钱。

  慎交押金或服务费

  警方负责人表示,正规公司都有自己的人事部门通过正规渠道来招聘,而不会雇佣某些中介或者贴些野广告来吸引人。那些打着包进富士康、华为、佳能等大型企业的中介,多半是假的。

  此外,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入职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或者各类费用。那些需要先交钱、交服务费的就业信息,都是有问题的。

  “骗子的手段都是借事主着急就业心理,巧立名目,先收钱,然后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还或者逃之夭夭。”警方负责人提醒求职者,正规工作不收押金,不指定医院体检,不乱收费用。“前些日子,警方在山西太原,抓获了一个以为大学生找工作为名实行诈骗的团伙,该团伙4年来骗得金额近9000万元。正是打着‘国有企业’、‘大型银行’这类幌子,才让受骗事主一次次甘愿给骗子送所谓的‘活动费’。”

  因此,毕业生找工作一定要擦亮双眼,切不可着急盲目,小心上了骗子的当,遇到危险,及时报警。

   女毕业生要预防性侵害

  面对诸多招工骗局,深圳警方给求职者支招。首先应该向有经验者求助。进城找工作最好多多请教师兄师姐,以少走弯路,防止受骗。不要被街头小广告所迷惑。街头的招工小广告,往往以优厚的待遇和工资报酬诱惑急于找工作的人,但这里不乏骗取钱财的黑广告,提醒对这类小广告要慎之又慎。

  找工作要到正规的劳务市场,或到有营业执照的中介所,不要到黑劳务市场找工作,以防钱财被骗。另外挤人才市场的时候,小心自己的手机和钱包。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的招工,要提高警惕,千万小心,防止被骗。找工作时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所控制,而逼迫交出钱财。凡是押证件的,千万不要答应。

  警方强调,女性毕业生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要谨慎前往。尤其是对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工作,不要单独跟随招工者贸然前往,更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宴请,以防被抢劫和性侵害,或者误入色情场所。(深圳商报)

【编辑:王珊珊】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