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孩子成功的标准并非唯一

2013年06月06日 10:28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成功的标准并非唯一

    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成功?什么样的孩子才是优秀?

    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上映,让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又火了。前天看到他的一个关于子女教育的演讲稿,语出惊人,但发人深思。

    俞敏洪说:“在中国现在的家庭教育里,许多人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五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错误的标准!”

    出身农家、北大毕业、成功创业、亿万富豪……俞敏洪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可他为何不赞同“进名校就成功”这一标准?因为在他看来,上述标准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它变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人品是否高洁,个性是否健康,做事有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没有吃苦精神、勤奋精神、摔倒在地敢于爬起来的精神。

    人们往往对成功人士投去艳羡的目光。俞敏洪身为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协会里有1000多个企业家,可北大、清华、复旦毕业的还不到20个,大多是普通高校毕业的,甚至还有农民工、工人、中专生,所以教育只能决定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决定一切。这些人的成功并非“学习成绩”起作用,而是创造力、吃苦耐劳、乐于助人、能承受压力和挫折等素质,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大考场中取得了骄人成绩。

    也有人会说,我们的孩子也很勤奋,也能吃苦,每天做功课到十一二点呢。但是,现在可以在书桌前长时间埋头做题,并不意味着孩子能吃苦。这是在家庭和学校高压之下的行为,一旦可以不做题了,他会像飞出牢笼的小鸟一样什么也不干。正如一些孩子被家长逼得钢琴弹到十级,就再也不碰琴了!

    六一儿童节刚过,孩子的成长永远让人牵挂,因此有了这些思考。

    摘编自《新民晚报》6月5日文/邵宁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