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名校博士义务驻守海南鹦哥岭 宣教村民保护森林

2013年06月08日 13: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让农民从“破坏者”变成“守山人”

  ——记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青年团队(下)

  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青年团队中,有个人不得不提,他虽是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但不拿一分钱工资,他是青年团队中最了解和最早接触鹦哥岭的人。他就是陈辈乐,香港大学博士,香港嘉道理农场中国保育部门主管。

  从2001年开始,陈辈乐几乎每年都要来海南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或生态资源调查,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成立后,他每月都会从香港飞来鹦哥岭一趟,一年中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海南。他为保护区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和智力的支持,使得鹦哥岭保护区管理站迅速成长。几年来,陈辈乐从香港争取的援助资金有100多万元。

  陈辈乐这种不求回报,单纯付出的精神,渗透到管理站其他年轻人的心中,影响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进而转化到社区宣教中。

  鹦哥岭周边有103个自然村,近两万村民,以黎族居多。动员村民退耕还林,说服村民不要在保护区打猎,便成了他们社区宣教的主要工作。

  “让世代靠山吃山的村民放下砍刀、交出猎枪和我们一起保护森林,太难了。”负责社区宣传的王云鹏说,“刚开始村民根本不信任你,讲那些爱林护林的大道理都没用,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去村民家里跟他们聊天、抽烟、喝酒不谈工作,时间久了他们就把我当兄弟了。”

  道银村村长符金海觉得:“兄弟归兄弟,但村民们要吃饭,一直以来毁林开荒、上山打猎、下河捞鱼的生活方式,不是说停就能停,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因此,改变社区对资源依赖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将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相结合,通过扶持、引导山区农民经济发展,成了摆在鹦哥岭自然保护管理站年轻人面前的现实问题。

  道银村是一个被大山包围的黎族村落,共有16户人家,80多人。2007年以前,村里没有电、没有路,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村子距离白沙县城仅有50多公里,但出去一趟要步行两个多小时,趟7次河水,到了离村子最近的什付村,再坐两个小时的摩托车才能到达白沙县城。

  为了帮助像道银村这样的深山村修路,20多名保护区的年轻人决定每人每年拿出1000元,帮村民买水泥硬化容易被雨水冲毁的陡坡路段,以保障雨天摩托车的正常通行。

  从2007年起,保护区管理站先后在道银村开展了各项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带他们到海南兴隆植物园参观槟榔和胡椒的混作模式及林下经济,又到海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参观牧草的培育及山羊的养殖情况,还购买了益智苗、胡椒苗和牧草种子分发给大家,并指导他们开展林下种植,通过多种经营模式提高收入,逐步改变村民的生产方式和观念。

  几年来,通过与香港嘉道理农场合作,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在周边社区广泛开展可持续农业示范活动。帮助村民改善卫生环境;引入稻鸭共育和林下立体种植,增加了经济收入,让他们真正从保护中得到实惠,成为自觉保护森林的一分子。

  王云鹏说,为了让农民从“破坏者”真正变成“守山人”,进一步提高保护区农民收入,管理站专门出资聘请了保护区内的230名在村里有影响力的村民就近担任护林员,并为每人配发了摩托车和衣服,每月开出1000多元工资。

  2008年的一次捐助,让管理站的年轻人真正看到了保护区农民森林保护意识的显著转变。当时管理站急需建设一个培训场所,由于保护区管理站属于自筹经费事业单位,没有财政拨款,也没有其它收入来源,建设资金短缺,便建议大家捐款建设,想不到210名护林员两个小时就捐出了12万元。管理站用这笔资金很快建起了专门的培训场所——鹦哥讲堂。

  “有了收入保障,我们当然支持森林生态保护,因为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成为道银村护林组组长的符金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保护家乡的青山绿水做点贡献。(伍木 记者 任明超)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