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复旦珍贵档案引发校友“致青春”

2013年06月08日 15:52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是国际档案日。复旦大学档案馆今天上午起,举行2013年“国际档案日”开放活动,展示部分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馆藏精品。

  致青春—复旦的日子

  走进复旦档案馆,人们可以看到复旦建校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毕业文凭;还能看到上世纪60年代起,复旦大学发行和使用的各类别和定额的饭菜票券,包括“复旦大学1961年粮票收据”“1963年、1964年食堂饭票”至“2009年复旦大学食堂代价券5角”共119枚;同时,复旦还展出了自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到2013年的复旦历年校历。这些公开的馆藏取名为“致青春——那些年在复旦的日子”。

  致大师—传统与风骨

  还有部分馆藏定名为“致大师——复旦人的治学传统与处世风骨”,其中包括蒋学模教授领衔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第一版手稿,还有裘锡圭先生上世纪50年代所描摹的甲骨文临摹画卡。复旦档案馆内一批名师的手札、笔记、书信也在展出之列,包括李远哲、应昌期、吴征铠信件,秦启宗“原子能化学备课笔记”、“放射化学教学大纲”手稿,周谷城信函,姜亮夫、吕叔湘、周有光、胡愈之、叶籁士致陈望道信札等。

  据复旦档案馆馆长周桂发介绍,复旦大学近年来基本确立了三个系列的档案资料征集目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校史资料系列,复旦第一张老文凭、42位复旦烈士校友资料,如烈士证、著作、照片等都属于这个系列。二是人物档案系列,档案馆向院士、著名学者等人士征集他们个人保存的档案,如手稿笔记、证书证件、著作论文、照片录像等,到目前为止,档案馆已经为36位教授建立了人物档案。第三个系列,就是大学记忆。对那些在复旦学习生活过的人来说,无论是精心保存的毕业纪念册、听课笔记、油印教材,还是不经意间保留着的饭菜票、电影票、乘车证,每一件带着大学生活烙印的物件,总能引起他们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记者 张炯强)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