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学生频繁跳槽越来越多 职业发展更需理性成熟

2013年06月11日 13:5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又到一年毕业时,也是扎堆就业的时候,虽说社会上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份稳定的工作来之不易,但频繁跳槽的大学生还是越来越多。

  一项权威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中,六成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离职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此外,还有工作压力大、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等原因。

  日本《中日新闻》最近报道,一项针对日本三重县和爱知县的2013年新进职员的调查显示,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愿意在这个公司工作到退休为止"。

  日本观察员黄学清:根据日本三重县一家经济研究所对三重县和爱知县的新员工的调查显示,愿意在就业的企业中工作到退休为止的人达到和33.6%,连续五年占据了调查中的最高比例。研究人员分析说,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对于经济好转还没有切实感受。此外,选择遇到好的条件可能会跳槽的占22.8%,选择考虑将来独立创业的占5.9%。日本长期以来以终身雇佣为名,员工也习惯了在企业里面论资排辈,慢慢熬到管理阶层。但是近年来,虽然经济形势一直不乐观,跳槽或辞工的年轻人还是越来越多了,一部分人是因为更加注重个人的人生理想不愿意把时间耗费在认为对自己无意义的工作上,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前几代人的耐性和吃苦的精神,工作时不如意就会辞工作,而且不少人还是在没找到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就辞职了。

  德国人比较保守,不太愿意频繁换工作,如果频繁地换工作一般有两种情况。

  德国观察员薛成俊:如果专业对口而且收入也不错,德国人还是比较愿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经常换工作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因为生活需要,又不得不有一份工作,就是骑驴找马型;另一种就是仕途发展遇到瓶颈,在目前的单位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或者有更广阔的天空施展自己的抱负。比如说在一家公司干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经验,这时候跳到另一家公司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待遇等,是天高任鸟飞型的,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企业的高端职位,对应聘人的履历和实践经验往往是非常看重。

  在德国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业或者单位工作,都会受到严格的劳动保护法保护,同时也享受到法律规定的各种福利和权益,比如公休日和带薪假。而用人单位也会按一定的比例为员工提供医保和退休养老保险等。德国企业相对都有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普遍有负责任的态度,很多人会把那里当做除自己家庭之外生活中的第二个重要场所,熟悉那里的环境认同那里的价值,这也是德国人一般情况下很少愿意变换置业重要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常年服务假期条例",规定员工在一个单位工作五年以上,依法会享有额外的假期。

  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十几年前澳大利亚人也许比较喜欢跳槽,但是目前这种状况已经彻底改变,虽然在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中澳大利亚所受环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小,但是这还是给很多在职的澳大利亚人敲响了警钟,就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之下,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已经不错了,跳槽最好暂时先不考虑。

  根据2013年的最新调查报告,71%的澳大利亚人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满意,而只有4%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怎么看都不满意,有意跳槽。此外澳大利亚政府也一直致力于让员工能够安于目前的工作,在1955年时政府为了鼓励澳大利亚人干一行爱一行而推出了常年服务假期条例,这个条例规定在某一个公司工作如果超过一定年限,比如5年以上员工依法会享有额外的假期。此外澳大利亚各公司对于员工获得带薪产假的要求也是必须要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这就导致了很多年轻女性为了获得这个带薪产假,而安于在公司里干下去。当然事实都有例外,澳大利亚有一位男子在2012年一共跳槽了51次,平均一个礼拜一次,但是他可并不是因为对于薪水不满意或者对于工作本身不满意而这么做,根据他的说法,跳槽51次纯粹是为了体验生活、探寻工作的意义。

  实际上,大学生为了追求职业理想而跳槽无可厚非,但频繁离职真的能带来理想的职业发展吗?未必。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一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463元。毕业三年内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则为4624元。

  专家提醒,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始有终,不能出现自我价值错位。有时候,喜欢的工作可以作为自己的业余工作去发展。工作和喜欢是两码事,不能单纯地把工作和爱好放在一个层面上看问题。大学也应改变传统的统计初次就业率的考核就业的做法,应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更理性、成熟地选择工作。

【编辑:燕磊】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