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上广就业竞争最激烈 毕业生普遍对薪酬期望高

2013年06月19日 10:46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图形 王若静 制

  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699万应届毕业生打堆找工作,这也被很多网友形容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那么今年就业形势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智联招聘针对应届生就业难的问题,对全国28个重点城市的应届生就业形势做了一个整体调查,昨日出炉《2013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从岗位竞争激烈程度来说,珠三角城市竞争最为激烈,重庆则排名十八。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薪”(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平均为2414元,那么对这样的薪资待遇,各方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调查报告

  北上广竞争最激烈 重庆居中

  记者在这份调查报告中看到,此次总共对包括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内的28个城市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竞争指数排在第一梯队的依次是广州、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和南京,第二梯队为沈阳、无锡、西安和成都,第三梯队为其它二线城市,其中,重庆排名18名。

  智联招聘重庆分公司人力资源专家熊敏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线城市的人才供给仍是“蜂窝式”的不可缓解。虽然“逃离北上广”一度成为求职者的流行口号,但似乎对于应届生来讲,“闯一闯”的心态仍然存在。对于初涉职场的应届生来说,大城市仍然是求职的梦想之地,这也就导致大城市的应届生岗位竞争依然炙手可热。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和南京的应届生岗位竞争不输北上广深,这与这些城市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吸引大量求职者息息相关。

  薪资待遇

  重庆“第一份薪”为2414元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3年重点城市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位居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厦门、南京、大连、宁波、苏州。其中,上海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以4859元居首,其次为北京,平均月薪为4746元,再次为深圳,平均月薪为4494元。

  重庆地区的应届生岗位平均薪酬为2414元,在28个城市中排名第二十一位。据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重庆地区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是:能源/采掘/地质/石油加工、房地产/建筑业、加工制造/仪表设备(竞争指数=投递数/职位数)。

  另外,职位量需求最高的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岗位竞争相对却没那么激烈,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新兴行业发展迅速,需要的人才量也迅速提升,值得求职者关注。

  记者调查

  毕业生普遍对薪酬期望高

  “如果毕业后的第一份薪水是2400元,那比期望值略低了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康告诉记者,她对“第一份薪”的期望值在3000元左右。和小康有同样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也有很多现实的考虑。

  老家在荣昌的郑霞今年从南京一所高校毕业,目前在重庆找工作,“试过在当地找工作,不过很难。”小郑说,自己很多同学毕业后都选择回老家,一来二线城市不比北上广竞争激烈,另外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对于2400元的薪酬,小郑认为“偏低”,她说并非是自己心高气傲,而是处于实际考虑,比如,要在重庆租房,要自己买菜煮饭维持生活,要坐车等等……郑霞称,虽然从内心来说,倾向于国企,不过自己把简历全部投向了民营企业,“相对而言,竞争没那么激烈,先找到一份工作最重要”。

  不过也有毕业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如果有2400元的工资还是能接受,毕竟刚开始没有经验。

  分析

  90后的“好工作”悖论

  对于大家最关注的薪酬问题,在渝一家知名企业的人事招聘主管李先生透露,他们给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岗位分三大类——市场类、综合类和技术类,其中,薪资最高的是技术类,可以达到4000元~5000元;其次是市场类,2500元~3000元;最后是行政、财务在内的综合类岗位,工作稳定,不过薪资相对较低,根据岗位不同工资在1500元~2500元左右。

  针对此次调查,人力资源专家熊敏分析,现在这批应届生大多是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90后,在毕业前和独立、生存乃至职场、工作接触得非常有限。因为对就业环境以及职业规划的不明了,所以当他们准备进入社会,努力地搜索工作、投递简历时,发现期望值和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也导致应届毕业生最终的签约率低、毁约率高。

  熊敏表示,90后成长在数字信息时代,有着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他们对于“好工作”有了新的标准和阐释,而这与起点较低的职场工作有些相悖,比如实习阶段的打杂。当现实和期望存在巨大落差时,新一代的毕业生往往选择了频繁跳槽,甚至裸辞,这也会给企业带来无形压力。

  建议

  第一份工 选中小企业

  熊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重庆的岗位竞争比较平和,位居28个主要城市第18位。类似于重庆这样的二线城市,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工作机会不断增加,生活成本低,是不错的就业选择地。

  熊敏对希望在重庆就业的大学生的建议是,可以考虑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在企业知名度上不占优势,但受益于团队小、机会多,大学生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也会更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成长空间,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更加重要。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实习生 王拓)

【编辑:燕磊】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