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警惕过度消费 侵蚀校园

2013年07月12日 16:47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九龙坡区高二学生吴小森(化名)背着父母在石桥铺一家苹果手机店按揭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吴小森的父母发现,儿子竟遭遇了贷款陷阱,他不仅要偿还本金,还要承担高额的利息、担保费和服务费,这些费用加起来超过了本金的一半,完全就是高利贷,遭遇贷款陷阱的还有他的7名同学。(7月10日《重庆商报》)

  小学生用苹果手机求爱、女学生为买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高中生卖肾买苹果……这些频频见诸媒体的案例,无不昭示着消费主义难以抗拒的“魔力”。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买动辄几千元的手机,显然是一种奢侈的过度消费。据报道,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为买苹果产品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实质上,此种消费是一种攀比性、炫耀性的“面子消费”。为了满足虚荣,他们“从牙缝中抠钱还贷”,让天下的可怜父母们“气得吐血”。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的背后,显然是攀比虚荣之心作祟。这股在校园里盛行的拜物主义之风,学生们不惜代价、不计后果追捧的畸形消费现象,真的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

  为“撑面子”而过度消费是一种脱离了“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本真的行为。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抵御诱惑的能力低,对这种消费主义的戾气,缺乏“免疫力”。所以,过度消费被众多学生接受、追逐。

  过度消费有着极强的诱惑力与破坏力,倘若任由这股奢靡的消费之风在校园泛滥,不仅给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消费观、生活观甚至价值观,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异化。其负面效应难以预知。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取措施,加以引导,让青少年自觉养成科学、适度的消费习惯与勤俭、朴素的好品质。(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