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南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新疆支医支教支农

2013年07月18日 14:04 来源:湖南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16日下午,长沙火车站,我省高校毕业生夏江南等47名年轻人,乘坐T38次旅客列车,开始援疆的征程。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连日来,我省一批批像夏江南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奔赴大西北、大湘西,开展支医、支农、支教等工作。他们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西部计划志愿者。

  10年接力,2700多名青年学子“西进”

  2003年,团中央联合其他部门,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方式,招募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12省(区、市)及部分地区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至3年的支教、支医、支农等专项行动,拉启西部计划大幕。

  寒暑10载,我省各级团组织积极协调其他部门,构建体制机制:夯实基础,人才培育注重培养与使用并重;出台一系列就业创业升学优惠政策,激励鼓励西部计划志愿者建功西部、扎根西部。现在,形成了集招募培训、日常管理、安全健康管理、信息管理、服务保障、就业服务和考核激励七位一体的西部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推动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怀化学院2006届毕业生杨运大到龙山县从事西部计划后,几年时间走了该县34个乡镇(街道)中的33个,了解贫困孩子的学习状况,通过网络平台募集爱心款30多万元,资助了98名贫困学生,还帮助10名大山的孩子走进了上海世博园。他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现在担任该县乌鸦乡宣传统战委员、副乡长。

  据统计,10年来,我省已有200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累计选派大学生志愿者2703名,其中外派新疆、宁夏、西藏等地860名,服务期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就业率达100%。

  毅然留下,一辈子扎根西部

  “选择西部,我无怨无悔。毅然留下,只愿去履行那句‘一辈子都是志愿者’的青春诺言。”西部计划志愿者、保靖县涂乍乡副乡长张新强的这句话,说出了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心声。

  2007年7月,刚刚毕业的张新强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被分配在保靖县清水坪镇任团委副书记。经过调研,张新强提出了区域建团的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新模式,并实行团员“三卡”管理机制,此举得到镇党委和上级团委的高度肯定。当年底,清水坪镇团委被团县委授予“团员三卡管理”试点单位,2008年,被共青团自治州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张新强还积极筹建“助学阳光驿站”、成立县志愿者爱心基金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张新强主动向团县委领导汇报,并发出募捐倡议,通过举行万名青少年抗震救灾爱心大行动、爱心义卖、爱心义演等活动,共筹集善款20余万元驰援灾区。

  2011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学院的刘谋邦,参加西部计划来到新疆吐鲁番,在基层与维吾尔族群众打成一片,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块,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现在他担任《吐鲁番》杂志编辑部编辑,扎根新疆。

  全省像张新强、刘谋邦这样,永久地扎根西部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还有257名,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蝴蝶效应,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清洁员、档案管理员、通讯员、扶贫组队员、报账员、县青年志愿者中心主任、县青年联合会秘书长……2009年7月,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的贺磊来到安化县,开始了他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生活。

  “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可用8个字概括:体验、磨练、学习、服务。”贺磊是这样说的,也这样做的。

  2010年3月4日凌晨,贺磊和县林业局的一名技术人员从大福镇出发,5个多小时后,爬到天罩坪山顶,傍晚18时再回到镇上。他们到山上进行日中绿化交流基金小渊项目的申报工作。这样的山头,经过选址、申报、实施到最后验收,需要来回走4次。当年夏天,贺磊和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一起,深入每一座山头,实地勘察了30余座大山,终于争取到了项目资金350余万元,可新增造林面积6000余亩。

  在组织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下,贺磊后来顺利考上了安化县委组织部选调生。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安化共青团网”正式运营,志愿者在线注册系统建立,县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等9个志愿者服务队相继成立,招募了1238名青年志愿者。

  西部计划产生了良好的“蝴蝶效应”。在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影响带动下,目前,我省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已达167万人,全省共组织100余万人次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西部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有力推动了青年人力资源向西部贫困地区有序流动。-  通讯员 王柱湘 邓榕 本报记者 陈勇

【编辑:贾龙】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