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清屿礁村多名国外出生的孩子无法落户上公立校

2013年08月30日 09:0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老陈给莱索托出生的孙女上户口用的两袋材料

  中国总领事馆给福清屿礁村一南非出生孩子发的护照

  “我的孙女都上五年级了,至今没有身份,我很担心她接下去的‘小升初’怎么办?”临近开学,福建福清市屿礁村一陈姓村民向人民网记者表示出对孙女就学的担心。

  国外出生的孩子,国内求学因无户口不能上公立校

  开学在即,本是适龄孩子们高高兴兴上学的时候,但福清市屿礁村的一些孩子却只能上私立校,原因是他们在国外出生,没有入对方的国籍,在国内也无身份,上学无学籍。

  陈晓(化名)2002年在莱索托出生,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馆签发的护照,因家人想让她接受国内教育,便把她送回国抚养。没想到回国后,她的受教育之路更加漫长而看不到边。

  该上幼儿园那年,家人把陈晓送到公办幼儿园报名,却因为没有当地户口被拒绝接收。家人只好将她送到一所私立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因为那里只要提供孩子的出生证。

  上小学时,陈晓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公立学校再次以她没户口而拒收,她只得到邻村上私立小学。

  “小孩子现在读五年级了,老师告诉我们,孩子没学籍,小升初考试一样上不了公立学校。”陈晓的爷爷无奈地向记者诉苦。

  据悉,陈晓回到国内,家人向当地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但从2004年至今近10年,因种种条件限制及“政策变动”而无果。

  陈晓所在的村叫福清市江阴镇屿礁村,村主任陈文明介绍了村里的概况称,全村人口共1360人,有劳动能力的742人,其中出国的达600人,单单去南非国家的就有500人。老陈家也是出国一族。

  为给孩子上户口,在南非已置业的老陈一家,每年都想办法留个家长在国内跑户口。“我与孩子的父母这几年往返的机票,不夸张地讲花了将近30万元。”老陈给记者算了算这几年他们为户口奔波的花费。

  为证实他们这几年的努力,他从包里拿出两袋用塑料纸装的材料。“这是派出所申报户口要的单子,这是我们根据上面的通知整理后的材料。”老陈摊开他孙女申报户口的资料,用生气的口吻说,“倒腾了这么久,我们材料都有了,为什么一直办不了?”

  村主任:从2005年至今,没有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

  记者看到,老陈口中的派出所申报户口单子,其名称是《国外出生申报户口》,上面一共罗列了6个条件,其中包括申请人国外出生证明原件、复印件及经国内公证机构公证的中文翻译件;申请人及其父母回国使用的护照或有效中国旅行证件原件及复印件、父母结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等。

  如果按老陈所说的,他孙女所有证件都符合,材料都齐全,为什么送到相关部门会被退回来?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老陈一家?

  “我们村保守估计,像陈晓这样的孩子还有20到30个。”村主任陈文明告诉记者。这几年,因为上户口的事情,村民没少找过他,他也只能向上反映。“从2005年左右到现在,我手上没有解决过这些孩子的问题。”

  当记者追问,这些孩子没户口没学籍怎么参加小升初或者中高考时,陈文明表示,村里的这些孩子多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还没到上初中的年龄,“但现在一些家长开始担心孩子以后的学习”。

  记者了解到,按照福州市教育局办理“外籍华人子女入学”事项的规定,除了由家长出具借读申请报告外,还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父母及小孩的护照(检查后留复印)、福州临时户口暂住证(检查后留复印)、学生在国外学校的转学证明(尚未念一年级的需提供当地出生证)、经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委托书和福州监护人监护公证、身份证、户口本(检查后留复印)。陈晓要符合入学条件,必须有福州临时户口暂住证。另外,《国外出生申报户口》当中也规定:申请随父母落户的,应提交父母《居民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申请随祖父母、外祖父母落户的,应提交父母户口注销证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居民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及其与落户人家庭关系证明等。

  按照上述规定,陈晓的资料都齐全,既可以落户,也可以入学,但现在她却无身份无学籍,这是什么原因?

  今年8月1日,教育部宣布,将实行全国中小学生每人终身学籍号制度,每位中小学生“一人一号”。没有学籍,意味着陈晓及其他孩子今后的学业等将受影响。他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能得到有效解决吗?本网将继续追踪报道。(记者 陈晶晶 李章亮)

【编辑:何敏】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