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不能任由“超级中学”侵蚀教育公平

2013年09月08日 12: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于教育领域而言,均衡教育资源能够提升全民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寒门子弟和富贵学生享受同等的基础教育。超级中学是在向垄断企业学习,通过倾斜政策长成巨无霸,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有伤教育公平,实不足取。

  在校生人数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网罗、垄断了所在城市、甚至全省的尖子生;因学校大、创收多、高考成绩相对较好而常常被地方政府当做政绩。近年来,这一类所谓的“超级中学”异军突起,引起社会关注。

  河南实验中学本校和分校师生人数已经接近1万人;江西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学生人数达上万人;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虽然是一所地处大别山的乡镇级高中,但拥有学生近两万人,光高三学生就有万余人,堪称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这些中学“航母”并非自然涌现的,而是在地方教育部门推动和经济利益驱动之下养成的。光鲜的高考升学率,长长的“一本”名单,于校长、当地教育部门乃至主管教育的副市长而言,都是一道亮丽的政绩风景线;于学校而言,则是高价收取择校费,把入学指标卖成俏货的资本。

  超级中学不是一天炼成的,几乎每所中学都曾接到上级布置的升学指标,总能完成任务的学校不断壮大,不断得到省里、市里的照拂,渐渐成了“大鳄”。而那些不能完成指标的学校,则面临着校长下课和资源短缺的困境,错过“发展机遇”便再也无法望人项背。时间既久,“马太效应”显现,穷者恒穷,富者恒富,差距越拉越大。

  表面看起来,超级中学是当地的教育名片,也是优秀学生的“天堂”,实际上却是逆教育均衡化的方向而行,是对教育根基、教育规律的严重伤害。花钱把一个市甚至一个省的尖子生拢到一处,超级中学的高考成绩单是漂亮了,一市一省的学习尖子数量和教育整体质量并没有增加。相反,因为原本均匀分布在不同学校的学习尖子被抽到一处集训,一个好学生带动一群学生的效应自然也就丧失了。而为了保障集中起来的好学生学得更好,教育部门通过行政力量,超级中学通过金钱招徕,将最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地,同样也会导致其他中学优质资源的不足,教学质量的下降。这种人为的拔尖行为和资源挪移,对其他中学来说是一种变相剥夺,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一种起点不公。

  更严重的是,超级中学不只是“聚优”,而且还以“聚优”大肆敛财。因为升学率高,名声在外,超级中学不只吸引了成绩好的学生,也吸引了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有些家长有钱又有门路,孩子却未必是学习尖子,为了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尖子生中成长,这些家长是不吝惜钱财的。这正中超级中学的下怀,他们在前门树起好学生的招牌,在后门高价兜售择校指标,进一个人要收上三万五万、十万二十万不等。这样,一部分好学生是靠重金挖来以壮门面的,另一部分不好的学生是重金敲门充实财源的,超级中学已不单纯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是成了铜臭弥漫、有辱斯文的生意场。高考被彻底功利化,教育被很大程度上买卖化,这样的学校能培养出视野开阔、雄心万丈的青年才俊吗?这样的学校能成为“欲栽大木拄长天”的教育圣地吗?这种短视行为,破坏的是教育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终将以民族的整体素质下降为代价。

  于市场经济而言,充分竞争最能提升行业的创造力和企业的竞争力,而那些靠国家政策保护而形成的垄断企业则多是坐拥厚利,活力匮乏。于教育领域而言,均衡教育资源能够提升全民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寒门子弟和富贵学生享受同等的基础教育。超级中学是在向垄断企业学习,通过倾斜政策长成巨无霸,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有伤教育公平,实不足取。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个问题,宏观调控,微观调整,让“超级中学”还归正常的体格。 本报评论员 李星文

【编辑:马婷婷】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