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海淀推广中关村二小“一校多址”办学经验

2013年12月12日 10:4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名校“一校多址”是本市各区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的通常做法,但如何保证多个小区“同质均衡”成为这一模式的瓶颈。近日,在中关村二小“一校多址”办学现场会上,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分享了该校在探索“一校多址”办学的心得:“一个二小、一个标准、一个质量”。该校成立至今,先后与七个学校或校区发展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校多址品牌校。海淀区教委负责人表示,该区教委将出台“一校多址”办学意见。今后,多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办学水平须统一。

  ■案例分析

  十五年打造“一校多址”品牌校

  中关村二小从1998年至今,相继承办或合并上地实验小学、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寄宿部、成府小学、西北旺小学,并承接华清嘉园配套小学和百旺新城配套小学。在过去15年中,中关村二小共参与了7个学校或校区的发展建设,包括承办分校、与民办学校合作、合并区域内学校、承接新建小区配套学校等多种形式办学,成为海淀区小学中参与办学形式较多、承接新建校、合并校较多的学校。中关村二小现已成为拥有中关村、华清、百旺三个校区,111个教学班、262名教职工、4688名学生的一校多址品牌学校。

  据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介绍说,从办学愿景、管理方式、师资队伍和评价方式等不同方面来看,中关村二小克服了“一校多址办学”的诸多困难,完成了一所较大规模的新型学校的建设,形成了“一校多址、大二小”的办学管理特色。

  家园文化 融合“大二小”师生

  在二小合并的学校和承接的校区中,有高品质住宅的配套学校,有城乡接合部学校,还有纯农村学校。杨刚校长表示,在一校多址的办学过程中,中关村二小必须不断分析和吸收来自不同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文化,使之融合在一起,形成“大二小”所独有的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

  中关村二小提出用“家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此来缩小校区间的差异,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二小是大家的,二小的发展是为大家的,二小的发展是靠大家的”,这三句话已经成为每一个二小人所欣赏、推崇,并以此作为行为原动力的共识。

  杨刚表示,校区之间只有地理位置不同,没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没有身份地位之别,有的是统一的管理、充分的接纳、平等的待遇。此外,学校还充分尊重老师们的合理意愿。

  校区有差异 教育须同步优质

  承办或合并分校以后,如何才能使学校教育不仅不缩水,而且还能达到高位均衡,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杨刚校长介绍说,一方面学校坚持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实施,制定统一的工作规划,明确三校区的教育教学目标、内容、主题,保证各校区的工作计划和进程的高度一致。同时建立统一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励三个校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学校搭建研修平台,培养内外兼修的儒雅教师。学校建立了九个专家工作室,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技、信息、音乐、美术以及班主任工作室。三校区各个团队教师依托工作室进行常态化教研,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深度研修,培养骨干力量。此外,学校还开展师徒结对、伙伴共研、青年教师沙龙、党团工作室等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信息化技术 成就高效管理平台

  面对二小人员多且分散,校区多且距离远的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中关村二小对学校内部管理结构、制度和机制进行重新构建,推出家园文化下的网状管理结构。

  据介绍,网状管理的主要方式以横为主、以纵为辅,横纵结合,构成立体管理网络。“横”要体现学校在教育、教学、教研、后勤等方面对各个校区统一的扁平式管理,保证校区间的同步优质发展。“纵”要体现学校对各个校区发展的科学放权,允许校区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实现校区的特色发展。

  为了克服空间上的距离,实现校区间的统筹管理与同步发展,中关村二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三校区教育教学和行政等工作的全面、实时、零距离沟通。

  ■专家观点

  名校办分校 需加大投入顶层设计

  当天参加现场会的原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中国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等专家表示,中关村二小多址办学的成功经验,值得在全市甚至全国进行推广。有专家特别强调,中关村二小多址办学,不是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吞并或覆盖,而是“品牌共创、双向融合”,是一个全新品牌的重建和重生,从而实现教育“同步、优质、均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滕纯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无论是通过办分校,实现“一校多址”,还是成立教育集团,是政府支持的行为,其目的是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办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

  专家分析,原则上,名校办分校,不能降低本校的教育水平。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稀释”或者“分摊”了本校的教育资源。成立一所分校后,要想将其发展为优质校,需要一段时间,在这过程中要由本校提供师资、理念、方法等内容,这也就分担了管理者和本校教师的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如何实现同步优质是备受关注的瓶颈问题。因此,要想真正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既需要学校积极探索发展出路,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提升不同校际间的办学水平。

  ■发展前景

  多址办学 校区水平须统一

  海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关村二小的经验在全区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后海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着力改善优质教育结构,力求学校办有特色,努力创设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今后,多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办学水平须统一。”海淀区教委负责人介绍,目前包括中关村二小在内等多所海淀小学名校实行一校多址。“一校多址”不能在一个法人之下,存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标准,而应当是高位均衡。未来在海淀将推进学区功能调整和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逐步试点、稳步推进“多址办学”,进一步实现海淀教育“南北均衡”。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