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诅咒卡”带来负能量 家长担忧孩子成长

2014年01月06日 15:40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0)

  “我诅咒XXX跟死党吵架”、“我诅咒XXX考试不及格”……1月5日,南昌市民陈女士向记者反映,女儿和班上很多同学最近都在玩“校园诅咒卡”,并且还在卡片上写下自己要诅咒的人的名字,陈女士担心“变味”的玩具不利于小孩健康成长。

  记者调查发现,“校园诅咒卡”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颇受欢迎,且这种卡片均是“三无”产品。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师表示,“校园诅咒卡”本质上是一种宣泄工具,但会对学生阳光心态的养成提供负能量。

  家长:女儿填“诅咒卡”一人偷着乐

  最近,家住南昌市西湖区的陈女士发现女儿经常拿着一堆小卡片,一个人躲在卧室里傻笑,有时还趴在床上写着什么。陈女士趁女儿不注意,在书包里找到了十几张卡片,仔细一看,陈女士哭笑不得。

  “我诅咒XXX不会做作业”、“我诅咒XXX走在路上被狗追”……陈女士告诉记者,让女儿每天一个人偷着乐的就是这种写着“校园诅咒卡”的小卡片。每张卡片上的“诅咒”图文并茂,女儿还用铅笔写下了几名同学的“外号”。

  陈女士说,每张小卡片的背面还写着一则“爆笑校园”的小笑话,比如,老师问:“你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有何感想?”学生:“李白一定是个近视眼。”老师:“请把‘我的哥哥去学校’这句话改写成将来式。”学生:“我哥哥的儿子去学校。”

  “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我问她‘诅咒’是什么意思,她也说不上来,只说是同学之间互相传着玩。但卡片上的内容都很消极,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陈女士认为,老师应该加强监督。

  调查:“校园诅咒卡”颇受学生欢迎

  1月3日,记者走访了南昌市城区数所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和小卖部,多家店主都将“校园诅咒卡”摆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店主普遍反映销量较好。一家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这款‘校园诅咒卡’每盒1元,比较受低年级小学生欢迎,去年11月份以来卖了二百多盒。”

  记者注意到,卡片盒外包装的正面写着:“高压群专用”,背面则介绍了卡片的功能:“可以缓解不开心情绪,刺激创造灵感,彻底毁三观,掉节操无下限。”

  “这个游戏在我们班很火爆,尤其是女生比较喜欢玩。”在一家文具店买铅笔的三年级小学生小程告诉记者,她和几个好朋友都互相写了“诅咒卡”,大家只是觉得这个卡片比较新鲜、很搞笑,并不是真的要诅咒同学。

  二年级小学生小林则告诉记者,“这个卡一般是写给自己讨厌的人的,但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好。我也买了一盒,但没有写同学的名字,妈妈看到了也没说什么。”

  记者注意到,这种“校园诅咒卡”无生产厂家名称、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址,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说法:“虚拟的诅咒”对孩子成长不利

  “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但长期玩这类游戏,肯定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南昌一所小学的刘老师表示,个性、新奇的娱乐项目特别容易在孩子中流行起来,针对不良卡片,老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让孩子意识到这种恶作剧不是一种友好的交友方式,慢慢淡忘这种“诅咒卡”。

  “孩子把某个同学的名字写进‘诅咒卡’,虽是虚拟的游戏,但如果长期玩这种‘虚拟诅咒’,可能离‘肉体施暴’就不会太远了。”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蔡老师则表示,“校园诅咒卡”本质上是一种宣泄工具,“诅咒卡”上的内容都是不够阳光和健康的,会产生负能量,对学生阳光心态的养成产生消极暗示。

  此外,也有家长呼吁,销售“校园诅咒卡”是一种只为谋利而不顾社会道德的无良商业行为,对于这类低俗的“三无”玩具,工商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尤其是加强对校园周边小超市、小卖部销售“三无”产品的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江南都市报 记者廖济堂 实习生廖佩)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