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院士造假门”:谁能给出真相

2014年01月07日 10:25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院士造假门”事件当事人王正敏院士终于露面。在1月3日下午复旦大学召开的情况通报会上,王院士和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负责人一起面见媒体,回应质疑。(据1月4日《光明日报》)

  此前中央电视台在多档深度新闻节目中报道了这一事件,对王正敏申报院士的材料有无作假、人工耳蜗是否克隆以及技术是否成熟等均提出了质疑,且披露了记者调查的“事件真相”。遗憾的是,最该发言的王院士本人和复旦大学方面没在报道中闪面。我想这应该不是央视的疏忽。而央视报道后,复旦大学匆匆登场的通报会,既有“灭火”的可能,也不乏唱对台戏的意思。

  似乎看得出,王院士和复旦大学方面在极力避免与举报者正面接触,或者说冲突。通报会前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插曲就能说明这一点。媒体报道说,通报会原定下午一点半召开,不料举报人“不请自来”,最后临时转场,直到下午两点半才正式开始。这个插曲耐人寻味之处还在于,作为“法官”的学术规范委员会竟然可以和“嫌疑人”一起和美地携手登台,却对举报者避之唯恐不及。仅仅是因为担心场面失控吗?这个细节何尝不是当下“学术反腐”生态的投影。

  这个事件从网络举报到媒体轮番报道,再到当事人登台回应,似乎该有一个结果,真相应该大白于天下了。事实上,央视报道的所谓“事件真相”,因为缺乏对质而迷雾重重,一句“真是这样吗”的疑问就足以吊起人们的胃口。而王院士和复旦大学方面的回应,也因为缺乏客观的自证材料和有说服力的逻辑而难平质疑。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目前看来,仍是一团迷雾。

  对于一桩“学术案件”,媒体实际上很难给出所谓真相,真相有赖于学术共同体的评判和相关机构的调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曾于去年8月19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王正敏的确存在学术论文“一稿多投”、任意编制实验结果、一图多用等问题,属于学术不规范;在未取得国外著作版权的同意下,对其原著图片采取重新描画的做法,使用了大量插图,且未注明出处,“不符合国际公认的学术规范”。而这份报告未产生任何效力,且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均不服,也就无所谓真相了。

  据说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又启动了复查,看来其对自己之前的报告也缺乏自信。的确,让复旦大学在这个事件中做“铁面包公”查自己的人,何其难。事涉本校的学术权威和学术声誉,谁能毫无私心地当当正正一刀下去!那么,复查更是令人纠结的事了,要做出“原被告”都服的“判决”,就意味着可能推翻此前的结论,这更难为情。

  学术问题本身或可争论,但有无篡改、伪造、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问题,不该有灰色地带,一是一二是二,不难分辨。关键在于调查者是否出于维护学术尊严的公心。而让当事人所在机构“自查自纠”,学术共同体和院士管理机构却做起“老好人”、“隐形人”,怎么可能有客观的、令人信服的真相!

  过往的很多学术案件最终成了“断头案”,细究起来概由于此。当“第三方”缺席,学术机构对程序正义和科学真谛缺乏敬畏之心和捍卫的勇气时,当然难免“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反过来,这何尝不是对真相的遮蔽和对不端者的纵容?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