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理科状元毕业4年未找到工作流浪街头 除夕网吧度过(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2月11日 08:13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父亲眼中的儿子

  从状元变成“流浪汉”

  我怕亲朋再问他

  ■刘宁身上寄予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成绩好,脑袋聪明,又考上了好大学,我们都觉得,他会有一个美好而远大的前途。

  ■在老家县城,作为理科状元,刘宁的现状屡屡被亲朋或当年的老师问起,每当这时,刘国华都只有摆摆手:“他毕业后在安徽工作。”“都没得脸说了。”刘国华无奈地说。

  “儿子留给他的美好回忆似乎只剩下大学前优异的成绩。每年,他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开家长会时。每个老师都表扬他,谁见了都羡慕。”

  理科状元

  父亲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开家长会

  读大学之前,刘宁一直是刘国华和整个家庭的骄傲。

  “他成绩特别好,初中高中都是第一名。”刘国华回忆说。对于这位55岁的父亲来说,儿子留给他的美好回忆似乎只剩下大学前优异的成绩。每年,他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开家长会时。“每个老师都表扬他,谁见了都羡慕。即使现在,老师们都还能记起这个学生,每个老师见了我,都热情地打招呼。”

  让刘国华最引以为自豪的是2006年,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该县的理科状元,并顺利被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学校还因此打了很大的广告牌,宣传这件事。”刘国华的语气中带着逝去的荣耀感。

  昨日,刘宁高中的班主任老师也在电话里给这个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非常聪明,学习又很刻苦,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当年)高考,只差一点就上清华大学了。”

  刘宁身上寄予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刘国华说:“成绩好,脑袋聪明,又考上了好大学,我们都觉得,他会有一个美好而远大的前途。”

  待业青年

  最长一份工作,干了几个月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击碎了刘国华的美好期望。

  大学毕业,刘宁说想留在安徽。“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给他打电话,他都说,正忙着找工作。”让刘国华没想到的是,“找工作”的状态竟然持续了数年。

  在刘国华的记忆中,刘宁毕业后只干过一份仅仅持续几个月的工作。“那是在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做网络销售和客服,干了几个月,他觉得没意思,辞职了。”

  曾经有一次,刘宁对父亲说,“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

  在老家县城,作为理科状元,刘宁的现状屡屡被亲朋或当年的老师问起,每当这时,刘国华都只有摆摆手:“他毕业后在安徽工作。”“都没得脸说了。”刘国华无奈地说。

  刘国华心内焦灼。他难以理解,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本身能力也不弱,怎么会找不到工作?他归因为儿子没有认真找,2013年7月,他把刘宁从安徽接回成都,开始“守着他”找工作。“守”了几天,刘国华回到老家,之后通过电话询问儿子找工作的情况,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正在找”。2013年12月19日,因为房租到期又无钱续交租金,刘宁离开了出租房,开始四处漂泊。

  刘国华发现,儿子开始沉迷网络。“他经常泡在网吧里,也不接我们的电话,没钱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或者干脆电话都不打,发个短信,说我没钱了。”

  在此期间,刘宁的全部花销由家中提供。刘国华说,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被儿子花在网吧。刘国华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知道钱大部分是用来上网了,给他钱是害他;但另一方面,总不能眼睁睁看他饿死吧?”现在,他只希望儿子能找一个踏踏实实的工作。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