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或将退出下次PISA测试 不要所谓“牛校”

2014年03月07日 15:25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连续两届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上海,所引发的各种赞誉与反思仍在“发酵”。上海的基础教育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未来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又将在哪里?上海还会继续参加每三年一次的PISA测试吗?前天,出席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的中外专家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研判。

  找到自身“短板”

  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在演讲中列举了PISA第一背后的“短板”——作业量过大、做作业的时间过长。比如,我们中小学教师每天平均要花2至5小时的时间设计、批改、分析和讲评作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每天放学后做作业的时间要超过1小时;教师对作业量的估计明显要低于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感受;虽然作业的难度不算太高,但其中有许多机械的、重复操练的习题占据了大量时间;还有,我们的教师比较习惯于用“对”和“错”来批改作业,而学生却十分希望教师能帮助他们解开答题的思路、弄懂存在的问题。

  PISA测试是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持的。其下属的创新和测量进展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做作业只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们的技能和各项素质的发展,还应从玩耍、上网和游戏等各种活动中去获取,而不能只知埋头于做作业或大量地延长做作业的时间。

  不要所谓“牛校”

  针对PISA成绩优异背后的隐忧,尹后庆说,经过长达三年的准备,本市将着力就中小学的作业问题进行专题攻关,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持续、优化和完善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而且还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有效地推进课程实施。“上海不需要所谓的‘最牛学校’,需要的是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扎实基础的学校。”尹后庆表示。

  “PISA之所以被很多国家所认可,因为它是政策驱动的研究,从PISA报告中可以很好地让我们寻找问题加以自省,并且更加科学地作出教育决策。”针对PISA在上海的“前景”,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说,以前是由上海市单独申请参加的PISA测试,以后这项测试在国内的实施已经明确由我国教育部负责。

  据记者了解,上海教育部门正在考虑退出2015年的全球PISA测试,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不需要经常性地检测和反省基础教育的成绩与不足,而是会更好地建立科学测评的长效机制,不断校正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记者 王蔚)

【编辑:柳龙龙】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