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力推省属高校转为技能型 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4年03月24日 13:21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技能型高考?难道是让孩子上高中学电焊之类的动手课程么?”日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高考将推行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引发不少家长热议。技能型高考怎么考?高中课程会改么?孩子考技能还能上好大学么?

  据悉,我省早已进行技能型考试探索,40多所高职单独招生,目前正在推进省属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大学,提高专业硕士比例至70%,但在实行中还存在高中与大学教学体系脱节等短板。

  目前改革进程如何?   我省42所高职已和高考“说拜拜”

  “技能型考生适应市场的需求,应该是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郝翠娟表示,虽然目前尚未出台具体细则,但分开招考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和研究型大学招收的学生不同,很多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普通高考中表现不好,而高职院校所需要的学生技能又无法通过高考体现出来。

  记者获悉,在高考招生的模式上,我省已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技能型为主的高职院校可以单独招生,总数已过半,达42所,共计招生3.4万人。单独招生考核工作由院校负责、省招考院监督,凡被各校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技能型考试怎么考?   目前有学考+技能和春季高考+技能

  “如果不参加高考,技能型考试怎么考也是个问题。”据悉,从目前的情况看,技能型考生只需向学校提供高中学考成绩,并参加招生校的专业技能测试,但有的则是技能型考试加春季高考模式。

  由于高考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及其配套实施意见尚未公布,这些细节尚不清楚,但根据改革方案“三年早知道”原则,新的高考方案和招生录取方式最快也得在2017年实行。

  “这种改革看起来很好,但哪个家长能让孩子奔着技能考?”对于高考考试的改革,省城市民胡女士并不太认同。她认为,目前的技能型院校大都是高职,只能是高考不理想孩子的选择。

  记者获悉,持有这种意见的并不在少数。一家高职院校的老师告诉记者,从他们招收的学生看,选择上高职的大都是农村孩子,城里的孩子很少有人主动考取高职学技术的。

  考技能能上好大学么?   山师等高校应声而转

  胡女士等家长的担心正是改革的另一个方面。今年我省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还将研究制订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方案,引导一批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督促应用基础型本科院校选择部分学院或专业,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我省已经在部分院校启动了试点工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近20所高校去年签署协议,成立了国内首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联盟。

  目前看成效较好,齐鲁工业大学制浆造纸、印刷工程等专业学生和岗位的比例约为1:4,不愁工作。

  山东师范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也列入了学校重点工作,并准备制定相关方案。“目前只是要求相关学科,不可能全部转成应用型学科。”像历史等文科专业转型并非易事,音乐、体育等学科相对容易。

  山东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部分高校转型确实很痛苦,但转型势在必行。

  我省研究生教育也将改革。从目前来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占比已经接近,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将达到70%。专硕更注重应用性。

  高中和大学咋对接?   目前脱节严重,教学模式待变革

  “无论是高职,还是未来的应用型大学,高中和大学到底该如何对接呢?”部分高中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高中都是按照普通高考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如果技能型考试和学术型考试分开,势必会带来高中教学模式的变革。

  据介绍,现在很多高校都未开设技能课程,无法培养学生对技能的兴趣,参加两类考试的学生实行适用同一套体系,这还需要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大学和中学脱节严重,很多大学老师不知道高中到底学了哪些东西,在新的高考模式下,高中和大学如何衔接还需要补足短板。

  为此,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曾建议高中学校试点“2+1”改革。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不高、动手操作能力又特别强的学生,在修完学业考试的情况下可以学习技术类课程,让这批学生早日接触到技能教育,为以后升入职业院校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报记者 王光营)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