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汽枪铅弹击中4岁男孩颈部 体内呆3天后成功取出

2014年05月05日 09:20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取出的铅弹

  辗转三家医院,天天提心吊胆,这个五一小长假,大悟4岁男孩俊俊一家,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5月1日,俊俊在亲戚家中与几个孩子一起玩一把气枪,气枪掉在地上走火,一颗铅弹击中俊俊颈部,这颗铅弹毗邻气管,大动脉,若再深一点,后果不堪设想。这颗铅弹在孩子体内呆了三天后,昨日俊俊在同济医院接受手术,铅弹被成功取出,孩子幸运躲过一劫。

  铅弹击中4岁男孩脖子

  据俊俊父母介绍,5月1日,4岁零1个月的俊俊在亲戚家里玩,当天下午,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一起玩打鸟的气枪时,枪不小心掉在地上走火,发生意外。

  事发时俊俊父母不在孩子身边,5月1日下午6点左右,他们接到亲戚的电话,说孩子被气枪打伤了。他们赶到当地医院,看到孩子脖子上有一个弹孔,当地医院救治后建议转院手术。他们迅速带孩子赶到武汉一家大医院,医院给孩子做了检查,发现铅弹嵌入孩子颈部,离气管和颈动脉非常近,手术风险太大,建议他们转到同济医院。

  5月2日凌晨2时左右,俊俊的父母带着他赶到同济医院,检查发现,颈部有金属异物,深入肌肉2-3厘米,铅弹的位置非常敏感。由于孩子未出现出血情况,意识也比较清醒,为慎重起见,专家一致建议在确保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先住院进行详细检查,并制定周详的手术计划后再取出铅弹。

  连续跑了两家医院后,医生都说手术风险大,没办法救孩子,俊俊的父母一直急得直哭,在听到专家治疗方案后,夫妻俩心里才稍稍好过了点。

  铅弹与气管近在毫厘

  同济医院耳鼻喉科刘爱国教授介绍,铅弹打到颈处,靠近气管,临近大血管,手术危险极大。气枪铅弹与传统子弹不同,铅弹弹道路径并不规则,且没有磁性,无法用磁铁控制铅弹位置,吞咽等肌肉运动会造成铅弹的游走,不利于铅弹的探查。而且孩子太小耐受力有限,无法让专家长时间手术寻找铅弹,否则会造成术中伤害更大。

  昨日下午,经过会诊后,刘爱国教授仔细研究孩子的颈部X光片,并让家属带来了一个和小孩体内一样的铅弹,带进手术室进行原样对比,再通过CT定位,很小心地查看铅弹与血管的距离后,通过手轻微触感,将铅弹“定位”取出,取弹手术只花了20分钟。取出的铅弹有0.5厘米×0.8厘米大小。

  手术比较顺利,孩子颈部仅有一个2—3公分的创口,目前留在普通病房观察,预计7天以后可拆线出院。

  刘爱国说,铅弹的入口偏左,周围有颈总动脉、气管和丰富的神经,幸运的是铅弹与气管擦身而过,没有引起外伤出血,否则血液会进入气管,孩子当时就会窒息身亡。如果铅弹插在颈主动脉上,手术也无法轻易取出,很容易造成大出血。

  意外伤害成儿童首要死因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每到节假日,儿童遭遇各种意外伤害的事件屡屡发生。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报告显示,暑期(7—8月)是一年中伤害发生的高发期,占比达19.4%;发生在家中的伤害占近一半(44.5%),头部受伤在受伤部位中占41.8%。

  常见的伤害种类有跌伤、车辆伤、碰伤、扭伤、异物卡喉、刀割伤和烧烫伤等等。专家提醒,发生在家中的意外伤害,有六成是因儿童被单独留在家中导致。家长若实在因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就要做好家里的防护工作:孩子喜欢攀爬,阳台、窗边的桌椅可能成为造成跌落伤的“梯子”;高层住户应安装窗户护栏,护栏应该选择竖向排列、间距小的,避免儿童攀爬;家中的开水瓶、药品应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老人带孩子时一定不要让孩子离自己太远;室内插座不用时最好装上安全塞;剪刀、刀具、针、珍珠项链、笔帽、药品和家用清洁剂等,应放在儿童不易取到之处,以防孩子误吞。

  专家表示,儿童缺乏自觉防护心理和安全防范意识,假期孩子在家,家长看管责任重大,像刀、枪等极度危险的物品不应让孩子当玩具,不应该让孩子随便接触。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陈媛 通讯员 蔡敏 田娟

【编辑:马婷婷】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