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返乡青年:离开大都市 逃离了重压也远离了活力

2014年05月12日 16: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蒋克达,一名来自安徽宿州的农村大学生,半年前,我们还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厅里侃侃而谈,可是现在,我只能通过电话和他联系了。因为不久前,他说自己实在不能适应北京这个大城市的生活,和妻子回到安徽宿州老家去了。

  说起为什么要离开北京回老家,蒋克达和我侃侃而谈。而从他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面对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但选择的过程中,“逃离”还是“留下”的纠结一直围绕着他。

  重压下的生活,不得不选择逃离

  在天津读完四年大学后,蒋克达在北京谋得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差事。平时挤地铁“朝九晚五”,埋头在电脑上处理那些总也处理不完的文字。刚开始,他“鼠居”在一个地下室里,后来慢慢升到地上的隔断群租房,最后,终于舍得花钱在北京的远郊租住了一间独立的一居室。

  工作三年多的时候,蒋克达和女友正式领证结婚。有天下班早,他在地铁口等妻子下班一起回家。当他端着眼镜终于在庞大拥挤的人流里看见妻子奋力挣扎着走出来时,蒋克达说,正是那个瞬间,让他在心里埋下了要离开的种子。后来,蒋克达发现自己租住的小区房价一路不回头地涨到了4万多,而这样的价格让每月收入还不到2万元的小两口更加绝望。于是,离开北京的念头便从种子里发了芽。

  不久,老家独居的妈妈一不小心骨折,直到第二天亲戚邻居帮忙住院安顿好,才打电话告诉蒋克达。听到这个消息后,蒋克达突然觉得:一方面是一线城市过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及过大的生活压力,一方面也有着无法照料远方亲人的愧疚,与其在这样的烦恼中煎熬,移居到其他更宜居的中小城市或许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想通了这些之后,蒋克达终于下定决心,和妻子一起离开了北京。

  在小城市体验悠闲之美

  回到安徽宿州的蒋克达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可是不少以前的大学同学和北京的朋友却嘲笑他从一线城市跑到了四线城市,还嘲笑他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偏要跑去公务员这个“清水衙门”。但对于自己的选择,蒋克达却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因为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虽然没有北京繁华,却自有一种悠闲。

  蒋克达说,城市的大小,最直观的就是公交站的长短。北京不消说两个站点之间的遥遥无期,单是一个围绕在十字路口的同一个站点,两条不同线路换乘,就能让你找得晕头转向。而这个小城公交车“请刚上车的扶稳坐好”话音一落,立马就喊“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大多数时候,蒋克达上下班只需要骑十分钟的自行车,妻子也只需在小区门口乘坐半个小时班车,就能到达所服务的公司。从此,再也不需要在人流中挣扎,不需要感受在地铁或者公交车被挤压得脸对脸呼吸都感觉到的局促和尴尬。

  交通方便了,住房也不是问题。蒋克达和妻子花1000块在市中心公园的隔壁租了一套小两居室。小区道路两旁都是高大整齐的树木,延伸的树枝甚至过于逼近窗户,以至于大早上就听得到叽叽喳喳的鸟叫。于是,一家人在鸟鸣声中起床,从容吃顿做好的早饭,晚上6点吃完晚饭之后,常常会花一个小时走过小区的林荫去公园散步。

  靠着在大城市工作三年多练就的技能,蒋克达和妻子都能轻松甚至说毫不费力地做好分内的工作,不仅轻松悠闲,而且过得毫无压力。

  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活力

  然而,大城市有大的难处,小城市也有小的烦恼,终究无处可逃。本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蒋克达,没过多久,竟然和妻子都不约而同地怀念起北京来。

  蒋克达说,在北京的时候,每到周末,他总会约朋友到随便一个大学的操场上踢球。而这个小城仅有的几个院校里面的操场,不是土地坑坑洼洼,就是场地长满杂草,且周围几乎没有想和你一起结伴踢球的人。在北京的时候,和同事讨论的话题是经济、时事、体育或者文化,而在这个小城,更多的话题是谁谁因了各种关系而升迁、邻里关系或者是午餐的种类。妻子更是因为同事们的过于亲近且多舌,闲散且不职业,而不可抑制地想念起曾无比“唾弃”过的北京公司的严格领导。

  最让蒋克达和妻子格外怀念的,莫过于北京的高收入。现在每月定时收到工资入户短信的时候,看着和之前相比生生被砍去三分之二的收入,夫妻俩难免有些唏嘘。蒋克达庆幸,还好他和妻子前几年的积蓄足够在这个城市里安家,才不至于让人心里太过发慌。

  蒋克达说,在小城市里生活久了,就会知道,离开北京,既逃离了北京的重压,也远离了北京的活力、新鲜、多元。看到小城里那些平凡中年人日子的平淡,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这种排除了可能性的生活,有时候和大城市的重压一样让人心里有一丝丝的绝望。

  只要肯努力,哪里都有一片天地

  对于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何去何从,蒋克达最近想了很多。

  他告诉我,对于大城市选择,无论是“逃离”和“逃回”,其实折射出的都是一种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悲凉。“谁都知道,中国的一线城市有着其他二线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这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有丰富快速的资讯,也有着很多年轻人儿时的梦想。但高额的房价、拥挤的交通、巨大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无法回避的。因此有些人在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有些人则选择了离开。”蒋克达说,其实,逃离抑或是坚守,现在的年轻人,面对中国的一线城市,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一出现代版的《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不过,蒋克达觉得,无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己在北京的时候,工作带来的过大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使他几乎从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也难得睡上一个安稳觉,甚至身体不适时也不敢请假去就医,经常处于易怒、烦躁中。“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虽然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全部居于前列,但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却集体落榜的原因吧。”蒋克达说,如今的他已经不想再回到那样的生活。而对于在小城市生活可能产生的懈怠,他觉得自己可以慢慢调整,只要自己不放松,总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作者的话:

  近年来,一线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使“移民”环境恶化,导致青年人幸福感降低,引发部分人“逃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2013年的相关城市排名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然而在我看来,部分青年“逃离北上广”,其实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由于一线城市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生产效率,人才向一线城市聚积。但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城市“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活成本、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这时候企业开始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进行转移,导致经济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部分人才也因不能负担大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而向中小城市转移,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燃烧自己的热量,并获得幸福和成功,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又有什么重要呢?(高峰)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