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大学博物馆不能养在深闺人不知

2014年05月21日 14:15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几乎每个周五,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杨德明先生都会给我发来短信,邀我去听该校“读碑会”组织的讲座。说实话,我对这些活动的兴趣是蛮高的,只是由于时间的缘故,我有很多时候无法前往听讲,留下了不少的遗憾。从杨德明先生的盛情相邀之中,我感觉到了大学机构对社会参与的渴望或者说是冲动,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前两天,我读到一则报道,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告诉记者一个数据,在省级文物部门注册的大学博物馆有160多家,而实际数量则在200家以上,“规模不小,数量不少,很有潜力”。但是,这些大学博物馆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来自校内外的参观人数远远低于公共博物馆,而这又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憾事。无论其中有多么复杂的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大学机构与社会的对接还存在着不小的障碍,那些本来极具价值的大学博物馆就被挡在了社会公众的视野之外。

  回想前些年,北京的一些高校图书馆联合对外开放,引得社会舆论一片赞扬之声,但今天也落得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结局。对于这些现象,需要引起大家的认真思考。为什么大学机构与社会的对接会这么困难?我猜测其中的原因,更多的是认识上和管理上的。从认识上讲,作为育人机构的大学倾向于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且现在的大学都搬得与市区越来越远,也不利于强化与市民的联系;管理上呢,大概是大学的负责人刻意要与社会拉开距离,试图维护大学的纯净形象。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学机构与社会的疏离便成为了常态。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博物馆就诞生于1685年的牛津大学,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清末状元张謇创办于1905年的南通博物苑也建在当时的通州师范学校内。公共博物馆在现今的中国是大放异彩,可作为其鼻祖的大学博物馆却少与人谋面,这算不算是文化建设上的巨大浪费呢?彭秀良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