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4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建筑学最好 物理学最差?

2014年06月11日 16:45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6月9日,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披露了2013届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并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

  目前,正值高招阶段,考生和家长都在为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发愁,这份就业报告是否可以作为抉择的“晴雨表”?该如何对待这些预警的“红牌”专业呢?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根据就业率为大学专业颁发“红绿牌”

  近年来,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多次调查撰写并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按照麦可思的定义,“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黄牌”专业。“绿牌”专业为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红牌警告”专业是如何形成的?麦可思研究院王伯庆博士曾在采访中给过答案:主要原因是高校专业设置错位和大量重复的专业设置。王伯庆解释说,高校专业设置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难以适应经济和市场结构调整的需求,造成了大学生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脱节。此外,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和低端化的倾向造成学生就业困难。

  就业率、月收入、满意度“三高”,建筑学最“绿”

  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4%,比2012届的90.9%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高职高专院校为90.9%。

  就业满意度、就业率、毕业生月收入……建筑学专业以众多第一,成为2014年当之无愧的毕业生就业第一“绿牌”专业。

  建筑学以98.3%的就业率高居本科专业榜首,接下来依次是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都是理科专业。就业率较低的前10个本科专业以基础学科居多,物理学专业以85.3%的就业率排名最低。

  就业率最高的前5个高职专业,有3个和轨道交通有关,就业率最低的十大高职专业中,法律事务上榜。

  收入方面,建筑和软件挣钱最多。建筑学以毕业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其次是金融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都超过了4000元。全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560元。而收入最低的十大专业中,学前教育以2673元排名最末。

  在薪资涨幅方面,从毕业后半年到毕业后三年,薪资涨幅最大的是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从2988元的平均月收入上涨到7038元,涨幅比例高达136%。涨幅最快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9个是理科。

  另外,外语专业学生最爱“转行”,毕业三年内职业转换率高达45%。

  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排名前50的专业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前五名全部为理工科专业。建筑学以99%的相关度排名第一。

  就业满意度方面,公检法职业以60%排名第一。

  ■声音

  冷门专业未必就没有好前途

  “高考志愿填报,不需要对‘红牌’专业退避三舍,因为‘冷’、‘热’并非绝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办主任岳彩军说,专业被亮“红牌”主要有两大原因,毕业生供大于求,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譬如计算机类专业,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在他看来,企业招聘看中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和潜力,冷门专业未必就没有好前途。

  “曾经的热门专业,如法律、计算机等,考生趋之若鹜,毕业后发现大量人才堆积,而农林、气象等被认为‘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则供不应求。”岳彩军说,热门专业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时间差,专业的冷热会随着时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相互转化,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最好慎重考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理性抉择。

  省招生办主任杨智磊认为,考生选报升学志愿,最好把兴趣、爱好、特长、志向放在第一位。

  ■链接

  麦可思公司是研究咨询公司,由海归专家、国内教育专家、现代的调查技术和数量分析的专家团队组成,为中国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提供基于数据库的教育咨询服务。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