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抗战期间中山大学曾迁粤北四年 遭日军攻击死伤惨重

2014年07月07日 15:1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在韶关办学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在韶关办学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由大亚湾登陆进犯广东,10月21日广州沦陷。侵略者兵临城下之际,中山大学紧急撤离,西迁至云南澄江。1940年8月,在代理校长许崇清带领下,中山大学又回迁至粤北重镇乐昌坪石。直到1944年底战火逼近,中山大学再次迁校,抗战期间中山大学在粤北一共度过了4年多的坎坷岁月。

  时光如同武江河水悠悠流过,河畔的草木丛中,中山大学坪石办学旧址历经70年风雨,逐渐倾颓,当年的亲历者们也纷纷老去,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坪石办学的往事逐渐从“活的记忆”变成仅存于校史档案里的印刷文字。

  抗战八年,不少人都知道内迁云南的“西南联大”,当年“国立中山大学”的师生们同样在国难面前经历着民族及个人的深重磨难,在流离中坚持学术理想,在动荡里坚持抗日救亡,一所名校在历史中留下了沉重而充满力量的一笔。

  今天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中山大学也即将迎来90周年校庆,坪石办学4年的历史不断被中大学人和校友提及,他们向韶关市委、市政府和中山大学建议修建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坪石旧址,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抗战中的中山大学”纪念馆的筹建已提上日程。记者也随专程前往乐昌坪石,听亲历者们回忆那段峥嵘岁月,在残垣断壁中窥探“光阴的故事”。

  1 许崇清迁校回粤北

  一株直径四米左右的香樟树耸立在坪石镇三星坪村的武江河畔,已是盛夏时节、周围草木葱郁,它却没有生长出一片叶子,只有虬枝盘曲在空中。村民们说,这株树龄超过500年的香樟树死于2006年那场60多万人受灾的洪水。

  武江发源于湖南临武,由湘粤交界处的坪石进入广东境内,与浈江在韶关城区汇合为北江,浩浩汤汤,南下入海。香樟树的脚下是三星坪码头可谓是武江入粤的“第一站”,明清时期,受惠于武江水运,这里曾一度繁荣,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岁月长河里,古老香樟树和三星坪码头逐渐失去了昔日光辉。距老树和码头二三十米远的三星坪村里,若非村民指引,毛竹、芭蕉和杂草掩映的一片青砖垒砌的墙壁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座式样普通的当地常见民宅,大部分都已倒塌,连房顶也荡然无存,只剩下长满青苔的残垣断壁,立于丛生的杂草堆中。

  “这里就是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时许崇清先生的住处,”中山大学韶关校友、民盟韶关市委原副主委杨蓉蓉指着一处残墙向记者介绍说,1938年中山大学西迁云南澄江,1940年8月,二度出任中山大学校长的许崇清带领全体师生回迁粤北。

  由于战争时期的安全需要,回迁的中山大学分散坪石镇和周边各地,其中学校总办公厅、研究院、先修班在坪石镇,文、理、工三学院分设于坪石附近之清洞、塘口、三星坪等地,医学院在乐昌县城,法学院设于武阳司,师范学院设于乳源管埠,农学院在湖南宜章栗源堡,许崇清的办公居住旧址三星坪。

  2 陈寅恪首次入中大讲学

  由于正值抗战时期、战火纷飞,学校又屡经迁徙,中山大学搬迁至坪石伊始可谓是困难重重,但学校师生还是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壮大。至1942年,中山大学的学生总数由初迁云南澄江时的1736人激增到4197人。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时间四年多,培养和毕业学子近2万人。

  尽管时局动荡、办学分散,中大仍然汇集了一批著名教授专注于教学和治学,诸如历史学家朱谦之、人类学家杨成志、经济学家王亚南、医学家梁伯强、农学家丁颖、昆虫学蒲蛰龙等。为促进教学和学术活动的发展,1941年11月创办并出版了《中山学报》。闲暇时刻也并不无趣,学校还举行过马思聪、黄友棣等名家小提琴演奏音乐会。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受聘任教于广西大学的陈寅恪教授,于1943年6月底应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的邀请,冒着战火前往坪石。1943年7月1日起,陈寅恪作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讲学,为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的师生们讲论《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五胡问题》等,“语语透辟,阐发无遗”。

  这段历史可谓是这位“教授的教授”结缘中大的开始。将近十年后,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迁入岭南大学康乐园,从此陈寅恪改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去世,这不能不说是陈寅恪和中山大学之间的缘分。

  “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抗战的时候在云南合办‘西南联大’,汇聚了一大批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韶关市作协荣誉主席李迅认为,“三次因战火搬迁、经历更加坎坷的中山大学,尤其是坪石办学期间,同样培养卓有建树,尝不是一所华南版本的‘西南联大’呢?”

  3 村民回忆当年情境

  “当年我才11岁,还是个孩子,家里住着两个中大的老师,经常也跟老师和学生们接触”,在三星坪码头处遇到85岁的老人朱兰修,他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情况,“那个时候男学生们都穿西装,女学生穿裙子、剪短发,我们农村人看起来很新奇。”

  “住在我家的是工学院的老师,叫林民光,还有他的妻子”,朱兰修说当年除了教职工们租住在农户家中,大多数学生都住在山坡上由竹子、杉树皮搭建的简易棚里,学生们上课也在里面。

  朱兰修说当年的战争年代的条件非常艰苦,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食物都以小米饭、时令蔬菜和野菜为主,很少沾荤腥。师生们与当地农民一样,洗澡和洗衣服都在武江河里,男女生分别在河里上下游的不同区域,也有学生因为下河洗澡而不幸溺水。

  朱兰修说当年的师生们与当地村民关系很融洽,学校经常从村民们处购买稻米、蔬菜,并且免费给村里的学生们提供书本、笔墨等文具,还教他们识字、读书,鼓励他们多读书、将来也考入中山大学,做“大学生”。

  朱兰修说尽管时局动荡,师生们尽管抗日热情高涨,平日生活并不显得愁苦,“有学生教我们用火柴盒的纸皮、竹片、竹竿和橡皮筋做成飞机,可以飞十几米远,还能自己飞回来,印象非常深刻。”

  朱兰修从家中搬出写有“建19”和“建30”字样的两张凳子以及一个棕毛包裹的木箱,他说1944年底前后因为日军进犯,中山大学师生们仓促撤离,这些都是当时留下的物品,“我们三星坪村当时是工学院,这个‘建’字听说是‘建筑系’的意思。”

  4 惨烈的第三次搬迁

  1938年广州沦陷以后,日本侵略者曾经三次试图进犯粤北,与北方南下的侵略者连成一片,打通粤汉铁路,为此在1939年12月、1940年5月、1944年11月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向粤北进攻的战役,史称三次“粤北会战”。

  前两次粤北会战,日军均以失败告终。1944年秋,第三次粤北战役,日军先后攻占了韶关、乐昌,打通了粤汉铁路,广东省国民政府迁向西部山区,在坪石办学的中山大学再度被战火波及。

  在中大面临第三大搬迁前夕,中共地下组织抽调了200多名中大学生参加曾生领导的东江纵队,他们立即分批奔赴抗日线。1945年1月,日军突然侵入宜章栗源堡,坪石亦陷于包围之中,学校仓促通告紧急疏迁,部分师生由代理校长金曾澄率领,经乐昌、仁化、龙川抵达梅州设立校本部,农学院部分师生则迁往梅州五华;总务长何春帆则带领部分师生于1月20日撤抵连县三江镇。

  “当时走得很急,到处都是老师和学生们扔的东西,衣服、箱子都来不及要了,”朱兰修回忆当年的情境时说,瞬息之间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全部消失,当年基本上每户人家里都存有大量衣服、箱子、桌椅板凳等当年中大师生们留下来的物资。

  在迁离坪石时,位于三星坪的中山大学工学院部分师生来不及突围,卫梓松教授等人面对敌人的利诱无动于衷,并且最终自杀殉难;中山大学附中教师陆兴焰、学生诸兆永等人在由坪石搬往仁化的途中,遭到日寇杀害。

  5 中大婴儿秦选英

  在采访的过程中,73岁的三星坪村老人秦选英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关乎自己身世的“赠送书”。

  秦选英家与许崇清旧居遗迹仅一路之隔,此前便与中山大学韶关校友会有多次接触,并被他们称为中山大学坪石办学的“活化石”和“遗孤”。每次只要有人前往坪石中大校址考察,秦选英都分外激动,希望能找寻到关乎自己身世的蛛丝马迹。

  赠送书显示,秦俊一通过朋友潘元鸿先生介绍,将生于民国卅年(公元1941年)九月廿二日巳时的“亲生女乳名秦选英”赠与朱兰芬抚养。这份“赠送书”落款于民国卅二年(公元1943年)九月十七日。

  秦选英说成年之后,开明的养父母即向她出示了这份“赠送书”,并且同意依她自己的意愿恢复“秦选英”的本名。多年以来,秦选英极力想要弄清自己的身世,只知道“赠送书”中的生父“秦俊一”是中山大学一名校医,中大坪石办学时期曾生养6名子女,秦选英和一个姐姐因为种种原因被赠与当地农家。

  秦选英成年之后曾找到“赠送书”中的介绍人潘元鸿,对方对于她的身世守口如瓶,“他说我的生父早就不在人世了,他自己没有女儿,不行就认我做女儿”。由于时代原因,这么多年来,秦选英一直在找寻她父母和5位兄弟姐妹,至今依然毫无音信。

  这位“中大婴儿”被父亲托养,是迫于战争时期生活拮据、养家困难的无奈?还是出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转移之需要?抑或有其他隐情?秦选英对自己的身世有过各种假设,无奈年代久远,早已无从考证。

  “我现在年纪这么大了,也不抱希望了,”秦选英尽管心情激动,数度哽咽,最终还是逐渐平静下来,她说如今已经年过古稀,膝下拥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六个孙子,重孙辈也已经出生,生活和美,身世之谜或将成为一辈子的遗憾了。(记者 张文)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