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谢师不必借助一场“宴”

2014年07月10日 14:34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全国各地风行多年的“谢师宴”“升学宴”,2014年毕业季在多地面临了“红灯”。安徽铜陵、广东江门、山东滕州等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发布一纸“禁令”,禁止教师和党员、干部参加或操办“谢师宴”“升学宴”。(《新华网》7月9日)

  “谢师宴”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逢高考放榜之后,“谢师宴”就粉墨登场。其实,谢师本不必借助于“谢师宴”,但关键的是,现在不少“谢师宴”成为了部分家长“斗富”的舞台,带坏了社会风气;还有部分家长“囊中羞涩”,孩子的学费都没有着落,但出于攀比心理,还是硬着头皮搞“谢师宴”;也有部分家长借着“谢师宴”收礼金,让谢师宴沦落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谢师有很多种方式,在教师节时送上祝福,空闲时间到老师家中坐坐,向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近况等等,均不失为一种情深意长的“谢师”方式。何必一定要用“谢师宴”呢?其实,许多“谢师宴”是商家炒作起来的,是被商家牵着鼻子走,让商家赚个盆满钵满。

  对于“谢师宴”,现在许多地方采取的做法是“不提倡”。希望教师自觉不要参加“谢师宴”,提倡以“一张合影作留念”“一个电话表谢意”“一条短信送祝福”等朴素的道别方式,但这种提倡往往没有多少效果。如今,全国各地对“谢师宴”亮起了“红灯”,“禁止”教师参加“谢师宴”,但这纸禁令会不会真正起作用还要打个问号。窃以为,要做到令行禁止必须要有“罚单跟进”,就像严禁公款吃喝那样,一旦查实教师、校领导参加了“谢师宴”,就对其进行严厉惩罚。如此,顽疴才有望治愈,师生情谊才有可能纯粹。 (王军荣)

【编辑:刘艳】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