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更多“放牛娃”成为“教授”

2014年07月11日 13:52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4所在陕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首次联合实施“携手工程”,面向国家指定的832个贫困县(包括680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152个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县以下中学,自主选拔录取农村籍优秀高中毕业生。(见7月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农村考生离一流大学越来越远是不争的事实,且早已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教育学博士、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罗立祝曾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以一所部属大学和一所一般本科高校近10年来招生数据作分析,得出结论是,城市子女在重点大学、一般本科、专科高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分别是农村子女的3.1倍、1.4倍、0.67倍。而且,越是声望地位高的大学,农村子女的入学机会越小,他分析1996~1999年北京大学招生数据发现,农村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城市子女的1/7。

  农家子弟离名牌大学愈行愈远,大多数人把这归结为:教育的不均衡,那些“高考工厂”——城市超级中学愈来愈垄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笔者对此并不认同,虽然这些现象是农家子弟离名牌大学愈行愈远的重要原因,但却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治理跟不上去,致使农家孩子的学习动力不足。一方面,农村成年人出门打工,孩子留守,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逃学甚至失学的问题已经很突出。另一方面,部分家长的人生价值观不正确,他们往往以钱的多少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就业难,读了大学也不一定能顺利找到如意的工作;大学生初始工资不高,有的与那些只上了初中就外出打工的同学都相差甚远,无疑令捆紧裤带供孩子上大学的农村家长没了底气。

  近年来,政府重视改变一些农村越来越不重视教育的问题,于2012年启动了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招生比例。如西安交大今年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招230人,较2012年的30人、2013年的50人有大幅增长,生源范围为国家确定的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这有助于提高农村贫困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但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破解“放牛娃难成教授”之困,还要重视农村的社会治理,政府要利用行政资源或社会资源,成立帮助留守儿童的协会组织,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弥补家庭关爱的不足,减少失学,并让“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成就未来”成为共识,尤其是要让“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没有生长的土壤,这样才能让更多“放牛娃”成为“教授”。(林日新)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