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删除“见义勇为”是对孩子的保护

2014年08月04日 10:28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实行了十年的《中小学生守则》,经过2年时间的修订,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们最关注的是“见义勇为”条款被删除,为此,记者专访了《守则》修订专家组组长邓友超博士,他透露:见义勇为之所以未入选守则是因为尚存争议,孩子很难判断见义勇为的时机。

  将“见义勇为”从守则中删除,看上去就像是把一盘招牌菜从菜单中给生生地抹掉,但仔细审视删除“见义勇为”条款便不难发现,这不仅不是守则内容建设上的倒退,反而因“理性回归”而彰显出社会进步。

  见义勇为所体现出的正义心和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良心,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守望。事实上,将见义勇为删除,并不意味着对这种价值观的抛却。过去,我们习惯将见义勇为理解为同质化的道德选择,过于拔高道德价值,却忽视每个人在年龄、身体状况、救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不仅形成了对社会群体的道德绑架,甚至扭曲了见义勇为的内涵。

  见义勇为,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选择,更是一种关乎技术和能力的问题。对孩子而言,无论是从个体的体力、经验还是从救助技能来说,让孩子去见义勇为本身便不现实,反而会催生出意外风险。因此,删除守则中的“见义勇为”,既是对孩子的一种人文关怀,也是对孩子进行前瞻性保护。正如专家所言,“安全”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安全”不保,谈何教育,何来成长,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重庆晨报)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