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打造“文化创新生态之城”

2014年09月04日 09:0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十年可以成就一座学城,百年才能变成学府。”广州大学毕业的网友“Im允简简”在南方日报官方微博上写道。

  尽管广州大学城依然年轻,但经过十年建设,这个名叫小谷围的小岛,已经发展成国家一流大学园区,以其一流的规划设计、硬件设施和生态环境蜚声全国,被公认为“国内最好的大学城”。

  然而,它也和众多国内大学城一样,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成长中的烦恼”: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创新集聚效应需尽快形成;偏在城市一隅,住在旧校区的老师仍要“走教”;“只见大学不见城”,医疗、老人服务、教育、社区服务设施方面建设相对滞后……

  这些看似令人烦恼的问题,却正给予大学城发展提供了许多契机。面对现实问题,务实的广东人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而是采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不断去改进和完善,让美丽的大学城进入第二个十年。

  2012年,广州市“大学城提升计划”提出目标,争取用10年时间将广州大学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文化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建设成为“珠三角国际科技服务辐射核心、华南国际科技合作之窗、全球科技人才创业基地、国际智能生态文化新城”。

  十年,大学城的大榕树已经根深叶茂。再有十年,广州大学城会给我们怎样的惊艳?

  四问大学城

  1

  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共享?

  图书已能互借,今后跨校选课学分互认

  【现状】

  十年前,广州大学城宣称“没有围墙的大学”的一个重要构想是“聚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十年过去,现状如何?

  “大学城科学文化方面的氛围仍然有待提高。”今年读大三的小云(化名)上大学之前,就曾听说大学城里不同大学的学生可在不同学校选课,学分可以互通。但实际选课时却发现大学城高校之间的选课信息并不透明。

  记者了解到,图书互借、实验室资源共享、一卡通互通等服务也是学子们期待最多资源共享项目。

  【最新进展】

  2012年12月通过的《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大学城提升方案”)提出:大学城近中远三期任务目标,其中资源共享被列为首要目标之一。

  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大学城提升计划中明确:10大高校组成10校联盟,统筹大学城教师授课、课程设置、学分互认、学术交流、设施设备共享等工作。此外,实验室资源、优质公共课程、公共课学分跨校互认等方面也实现共享。

  两年过去,图书互借已率先实现。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去年9月23日,广州大学城10校图书馆馆际互借试运行服务正式开通,这意味着大学城10所大学的师生,除了享受本校图书馆图书外,还可借到其他9校图书馆藏书,这受到了大学城10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实验室资源共享与大学城优质公共课程共享也正在紧锣密鼓推动中。广东工业大学牵头研究制定了“大学城高校实验室共享实施方案”,正在搭建共享网络平台,部分高校已经开展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以多种方式开放高校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牵头制定了“大学城高校优质公共课程共享实施方案”,正在完善跨校公共课程选课共享平台,许多高校也承诺拿出自己的优质公共课程。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完善“大学城高校公共课学分跨校互认实施方案”,建立高校间公共课学分跨校互认机制,逐步实现大学城各高校间公共课程学分互认。此外还将开办大学城名家讲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师生带来更多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坛、论坛。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跨校攻读双学位一项。根据大学城提升计划,2016年底前,大学城将发挥高校多、学科齐的优势,探讨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跨校学习多专业的新方式,满足部分优秀学生的求知需求。

  2

  教师何时不再“走教”?

  将建6套保障房项目,提供6700套教师公租房

  【现状】

  广州大学城教职人员逾2万人,但教师“走教”者居多。广东某重点高校新闻系教师赵进(化名)至今已“走教”十年。他告诉记者,刚入大学城时,学校没有为他这样的年轻老师在大学城安排宿舍,每日在市区和大学城两地往返。据了解,广州大学城最初规划曾安排了专门的教师住宅用地,但2008年开始,广州市开始拍卖大学城地块,使得该区域的房价迅速飙升。如今,大学城一手楼价格已经突破3万元/平方米,大部分老师望楼兴叹。

  【最新进展】

  大学城提升计划中,专门在大学城内部规划了大量的高校教师公租房,至少可以解决大学城1/3的教师居住问题。

  今年6月,广州市规划局正式公布了《广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大学城将新增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以满足各高校未来10年的发展需求,其中包括约6700套的教师公租房和一系列科研、教学设施。

  据南方日报今年7月报道,大学城及周边正在建设和拟建的保障房项目有6个,建成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高校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

  据广州市有关计划,大学城教师周转房位于小谷围岛大学城中心区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块,以及大学城小谷围岛南岸的国际创新城起步区。其中,位于广州大学城中轴线北区的14.6万平方米公租房项目,距离地铁大学城北站仅一步之遥,目前已经完成招标,将建1586套公租房,居住总人数预计达5000人。

  小谷围岛南岸的创新城起步区还可以提供保障房项目可提供约5200套,部分将供给大学城高校教师使用。

  记者还了解到,2011年开始,广州市放开政策,允许单位自建公租房。几年来,广州很多高校跃跃欲试。而位于大学城南岸的新成员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新校区,也已规划建设了教师公租房。

  除了新建周转房,盘活现有公租房也是一个思路。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学城各高校已基本完成现有教师公租房的清理和整顿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用价格杠杆和退出机制,重新核算公租房成本,对有不同需求的青年教师收取差别化的租金,让周转房“转”起来,值得借鉴。

  3

  公共设施配套如何更完善?

  将新添小学幼儿园,还建更多隧道、商场

  【现状】

  “十年前大学城就像一座‘空城’,没有超市,没有摩的。除了步行、骑车外,大学城只有381路公交车。”回忆起与大学城的初识,赵进说。对公共设施配套不足问题日益突显的“吐槽”,代表了很多大学城师生的心声。

  【最新进展】

  根据大学城提升计划近期目标,与大学城岛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配套已率先“破题”。记者获悉,2010年广大附中已经投入使用,广州大学城首所配套的公办小学——广州大学附属小学也于2013年9月开学。

  今年广州市规划局公布的《广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进一步完善了大学城的交通和商业配套。交通方面,新规划了两条通往番禺洛溪和新造的隧道,以实现30分钟到达天河、海珠、番禺等组团中心。公共交通方面,规划提出将新增4座综合换乘枢纽,新增全长14公里的新型有轨电车,新增5条校园内部公交环线。

  此外,已开工的地铁七号线一期工程从广州南站至大学城南站,分别与二、三、四号线换乘。七号线连接番禺区广州南站—汉溪、大学城—高科技产业等重要组团,建成后,进一步完善大学城交通。

  商业配套方面,未来大学城将引进大型品牌连锁超市和知名商业服务机构,增加大学城购物、娱乐等商务设施,建设大学城中华小吃一条街、步行街,引进适应师生消费的酒吧、咖啡厅、西餐厅,提升商业档次和国际化水平。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曾撰文指出,大学城交通首先要考虑学生在城内学习、生活、娱乐的方便,因为他们才是大学城的主人。胡刚建议进一步拓展大学城的功能,使其逐步成为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特色的城市综合片区,增加文化、体育、娱乐、商业、办公、科研等项目,容积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使大学城人气兴旺。

  4

  科技孵化能力如何提升?

  已建立校地联盟,成为广州国际创新城核心

  【现状】

  广州大学城建成伊始,人们曾期待它成为广州的“硅谷”。十年间,城内10所高校人才聚集优势愈发明显,配套设施日益完善,高水平科研平台纷纷落户,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相继建成。但大学城科研配套设施不足、没有孵化出高新科技企业等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

  【最新进展】

  随着大学城提升计划和广州国际创新城规划的出台,为这个拥有着“学、研、产、住一体化”的智慧岛添上新的使命,更是为广州“南拓”添加新引擎。大学城提升计划提出重点建设“四大基地”——珠三角国际修学基地、产学研创新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大学城特色旅游基地。

  2013年4月,《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根据规划定位,广州国际创新城将被打造成国家现代服务业国际创新园,以高教研发、科技服务、创新产业为主导功能;发展为国际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全球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一流的高等教育集聚区。这个被寄予厚望的10平方公里国际创新城起步区,正是以广州大学城为核心,包括北翼的生物岛、核心的大学城和南翼的南岸起步区、南村地区、化龙地区、国际展贸城,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了“一核两翼”。

  规划初妆已现。作为大学城“创新之城”的重要功能,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已于2013年底成立。联盟共有60多家成员单位,其中就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汽集团等科研“巨无霸”,以及伯明翰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海内外知名院所。毫无疑问,这将大大提升大学城的创新能力,也将给大学城10校学子提供大量的科研、实习和就业机会。

  据了解,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吸引全球优秀青年人才到广东创业,广东共青团、广东省学联还专门建议广州市政府,从大学城已有的配套设施中选取适用于大学生创业的场所,由政府出资、团委对接、园区管理、共同运作,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广州国际大学生“创业谷”。

  链接

  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三大目标

  近期目标(2012年—2014年8月):为教职员工和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提升大学城科技人文环境。

  中期目标(2014年9月—2016年底):优化提升大学城教育、商业、生活配套,建成教师公寓,完成城中村改造,提升美化绿化水平。

  远期目标(2017年—2022年底):成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环境、拥有世界一流教学建筑群的高校园区。

  专家视角

  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方案核心专家、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

  建立大学共同体

  “广州大学城最理想的状况是,若干年后由10所大学变成一所大学,成为中国的牛津或剑桥。”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是参与大学城提升计划方案前期调研的核心专家之一。他告诉记者,广州大学城是全国同类大学城中是最成功的一个。下一步广州大学城的优化提升,尤其要建立大学共同体。

  袁奇峰说,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建设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现在回头看,大学城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比如学生交流、教师‘走教’、资源共享、课程互选以及学生和城市的关系,大学城与城市产业、创新的贡献等等,这些正是未来优化提升的契机。”

  袁奇峰认为,广州大学城完全可以率先垂范,通过一套共同治理的机制,建立大学社区,进而实现共同治理。而这就迫切需要在现有大学城管委会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和级别的大学共同治理联盟或大学城业主委员会,对各个学校的资源实行统一的管理配置。

  “无论是大学共同体,还是大学城提升计划,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尤其需要省市财政全力以赴地去投入。”袁奇峰说。

  网友祝福

  南方日报官微“致青春”栏目

  网友心中的大学城

  连日来,南方日报官方微博推出了#致青春——难忘的大学城时光#栏目,引来众多网友的热评、点赞、转载,也唤起了人们留在大学城的珍贵回忆。

  回忆篇——青春的美丽邂逅

  大学城的首届进驻学生@阿_鹏_哥说:“10年前,大学城到处黄沙飘飘,到处是工地,绿化很少;那时出岛坐公车等一趟车至少半小时;那时宿舍没空调炎炎夏夜真难熬……”

  微博个人认证用户@主持珊珊感慨道:“十年就这么荏苒飞逝了……咱们04届的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了!虽然十年前的大学城,设施各种不完备,生活各种艰苦,却不知为何反倒成为我大学记忆里最浓墨重彩的一段时光,我们爱大学城,爱自己那段无可复刻的青春年少!”

  祝福篇——许一个最美的大学城

  网友@Im允简简为大学城献歌一曲:“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一首《爱的箴言》,诚挚送给大学城。我将人生最青春的七年留给了大学城,把思考留给了我自己。十年可以成就一座学城,百年才能变成学府。愿大学城青春延续,思想汹涌!”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