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学生400字简历错24字 被指更是汉语的尴尬

2014年09月16日 14:57 来源:西安日报 参与互动(0)

  □奚旭初/文 美堂漫画/图

  大学毕业的小蔡,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得知,小蔡在400字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这也成了公司拒录的重要理由。(9月15日《重庆晨报》)

  400字简历里写了24个错别字而丢掉工作机会,令人扼腕。这不仅是这个大学毕业生遗憾,更是汉语的尴尬——这样的状况早已不是个例。许多大学生,十几年书读下来,写不成一篇通顺的应用文,甚至别字连连,错字多多。去年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癞蛤蟆”三个字一下子“撂倒了”七成“体验”的国人。事实上,回头审视汉语在自己母土的境遇,我们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正每况愈下,已是不争的严峻事实。

  这些年,重英语、轻汉语已成时尚,学习英语者多如过江之鲫,考级热一浪热过一浪,有些地方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攻读”ABC,但对中文素养的培养却了无兴趣。一些大学不再将汉语作为必修课,有的名牌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语文学科都被“踢”出了必考科目。只要不讳言事实,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把英语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英语居然成了社会生存的资格和门槛。

  世界各国的研究都表明,母语能力的培养在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她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还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我们的根。学好用好汉语,也正是抵御“去中国化”的一个制高点。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