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外汇占款大降逾千亿 在华资本流出短期难改观

2012年01月16日 07:0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资本外流仍在持续。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3587.01亿元,比11月末减少1003.3亿元。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形势深刻影响到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大规模资本净流入格局已经发生逆转,资本流出加快和资本流入放缓的阶段性特征可能还要持续。

  形势

  资本持续净流入格局逆转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3587 .01亿元,比11月末减少1003 .3亿元。这是自2011年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出现近4年来首次负增长以来,持续第三个月负增长。

  2011年10月外汇占款余额减少248.92亿元,11月减少27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12月外汇占款余额减少数额已超过10月和11月的总和。此外,2011年1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1811 .48亿美元,比11月末减少397.59亿美元。

  国泰君安发布的报告认为,热钱大幅流出是外汇占款下降的主要原因,外汇占款口径热钱连续3个月呈大幅流出迹象。扣除顺差及实际利用外资后,2011年12月外汇占款口径热钱流出约400亿美元。

  但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将外汇占款连续负增长全部归结为“热钱撤出”并不准确,但国际资本出现回流是不争的事实。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减少,表明我国出现了资本流出加快和资本流入放缓的阶段性现象。

  连平认为,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母国资金吃紧导致欧美机构和企业纷纷变现境外资产,市场购汇意愿增强。避险需求大增下的美元走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较快流出带来货币贬值。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等问题推动境内外市场形成人民币阶段性贬值预期,导致部分资本选择暂离中国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到国内的外汇市场,影响到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应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他指出,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让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届时资本不是只在一个方向流动,而是有流入也有流出。目前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与我们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方向并不矛盾。

  汇丰银行在日前发布的题为《中国经济观点———资本流出变局》报告中指出,中国正 在 经 历 资 本 净 流出,长期以来大规模资本净流入的格局已经发生逆转。报告认为,这不仅说明中国显然不能避免国际资本避险外流的风险,还说明其他资本面的变化对资本流动有着持久的影响,这些变化包括:中国经济正在从通胀转向去通胀,包括资产价格增速在内的所有指标都在迅速回落;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占G D P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10 .6%迅速下滑至2011年的3%,而且可能在未来几年继续下滑;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