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暴利"银行患资金饥渴症 赚钱上万亿融资大开口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14日 09:51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对银行“暴利”的争论尚未平息,上市银行迎来首份年报。深发展日前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达102.79亿元,同比增64.55%。银行利润虽然不断膨胀,但投资者只能望“钱”兴叹,未能通过分红来获得回报。更令投资者不解的是,银行去年利润过万亿,依然抑制不住对资本的“饥渴”。

  越赚越“抠”: 三年分红2.02%

  从已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监管层促进股东回报的努力取得相当效果,近九成公司拟进行现金分红,而且比例大幅提高,甚至往年的一些“铁公鸡”纷纷推出分红预案。

  然而,被称为“暴利”的银行业却偏偏成了例外。比如今年在银行上市公司中率先发布业绩的深发展,最近一次现金分红是在2008年,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年均净利润的比例仅为2.02%。该行2011年度可供分配的利润为176.62亿元,不过“目前暂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资本”。

  无独有偶。日前有消息称,中央汇金公司已经原则上同意今年对其持股的大型银行分红比例再下降5个百分点至35%。2010年、2011年,汇金均曾降低其持股大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而史上最高的分红比例达到55%。银行利润越来越高,而其分红比例却越来越低。

  越赚越“放”: “资本饥饿”成常态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中国银行业一直以来过于依赖贷款业务的传统发展路径,而这种业务对于银行资本的消耗近年一直在加速,这也导致中国银行业3-4年为一个再融资周期。银行发展陷入“手里大饼越来越大,嘴里一直喊饿”的怪圈。

  2009年天量信贷的投放造成随后的2010年银行业大规模的资本补充,银行进行了一轮以A+H配股为主要形式的资本补充。由于银行股在A股市场中的地位,每一次银行股的再融资都会挑动股市的神经,这种方式也使得银行备受投资者指责。2011年银行开始从股权融资转向债权融资,但在信贷高速增长背景下仍无法满足银行补充资本缺口的需求。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的信贷投放使得银行对于资本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2012年,银行开启再融资的步伐似乎并不遥远。1月底,北京银行公告其不超过118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获批复,兴业银行刚刚公布其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资不超过人民币264亿元,以补充公司核心资本。

  “本来在交出业绩靓丽答卷的同时,应该给股东一些实实在在的分红,但银行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监管层对资本充足率有要求,因此不仅要向投资人交出一份答卷,还要向存款人交出一个负责任的答卷。”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在该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一旦进行分红,就无法达到监管层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显然,在外源融资备受市场指责的情况下,银行的高利润正在成为其自身输血的重要渠道之一。 汇金之所以降低分红比例,目的之一即为鼓励银行通过适当的留存利润减少资本补充压力,从而间接降低从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但一位银行业内研究人员表示,一般而言,内源性融资可以支持银行资产规模5%—6%的增长,而当前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达到10%以上,单纯依赖分红进行资本补充并不足以满足银行的输血需要。

【编辑:曹文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