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央行继续逆回购 降存准引而不发

2012年09月12日 10:0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11日上午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32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品种中标利率持平于3.35%,14天品种中标利率则较上周小幅下探5BP,至3.45%。

  就中债提供的数据来看,截至9月10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总体表现平稳,涨跌均有。具体而言,1天、7天、14天回购利率分别落于2.307%、3.012%和3.240%的位置,均较前期有所回落。

  无疑,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频繁使用逆回购操作来平抑市场流动性波动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虽然降准预期迟迟未能兑现,可逆回购操作对市场流动性支持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仅8月份,央行就进行了共计8200亿元的逆回购,并促使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持续回落。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央行当前之所以更为倚重短期流动性工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逆回购工具能够通过对数量、期限、力度的调整,实现对流动性的精准调节,实现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目的,而调整存准率则过于刚性,力度过大。

  其次,逆回购利率可以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引导。在央票发行已经停止8个多月的情况下,央行需要培育日常新的政策指标利率。

  显然,常态化操作的逆回购,可以比存贷款利率更快地传递央行的利率政策信号,有利于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

  事实上,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公开市场操作的普遍性和适用性要强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而以回购利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调整,更是国外央行的常见做法。

  部分专家认为,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当下,迫切需要一个用以引导市场利率走向的政策目标利率。当前,央行通过对逆回购的常态化使用,达到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据新华社电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