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条掺假说引恐慌 “沈检中心”未验到假货

2012年10月10日 14:32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微博名为“JASON冯小缺”、认证身份为先智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小缺的博友10月6日在微博中称,国内某大银行出售的黄金被验证掺假,并质疑中国市场40%金条用铱或钨掺假。7日,有记者向其了解信息来源。“JASON冯小缺”再次发布微博称,“我从凤凰网上看到的新闻,并向@金融八卦女‘求辟谣’的。请帮我们消费者,尽快查出真相。”

  背景事件

  银行 委托指定企业加工金条

  银行销售的金条,真的会掺假吗?这条关于“金条掺假”的传闻,这几天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并且波及沈阳。沈阳某国有银行中山支行客服人员表示,这两天,确实有客户来柜台咨询,银行销售的金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加工环节是否存在掺假的可能?

  这位客服人员解释说,银行销售的每根投资金条都有质量证书,并且开具发票,根本不会掺假。据了解,银行销售的金条和沈阳各大金店销售的金饰品一样,原材料大多从中国黄金公司采购,然后进行委托加工,制作成不同重量的金条。银行委托加工的企业基本都是指定的,比如沈阳造币厂,这样信誉度高、质量控制良好的大型精炼加工企业,绝对不会为了赚取不当利益,而去掺假。

  检验中心 沈阳从未验到假货

  据了解,贵金属检测机构分为市级、省级、国家级等多个层级。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级贵金属检测机构——国家金银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检验中心并没有检测到掺假金条。据介绍,个人消费者购买黄金制品,很少有过来送检的。沈阳检验中心拥有一批固定的外地客户,这些经销商多是将加工后的成品送过来检验纯度,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掺杂铱或者钨的。银行和金店出售的千足金制品虽然送检的很少,但检测结果全都合格。

  不过,检验中心的技术人员介绍,一些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黄金制品,确实有可能掺假。据介绍,铱、钨和金元素的化学成分非常相近,如果掺进金里面,并不容易被发现。目前,黄金原料每克的市价在360元左右,而一克铱的售价只有五六十元。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黄金制品中掺杂铱或钨的现象虽然有,但肯定达不到40%的比例,这么高的比例,实在是太高了。

  典当行 回购黄金制品自备焊枪

  黄金制品流入典当行的,多是非品牌金条。北市场一位经营典当生意20多年的老板说:“送到我们这里的黄金制品,多数是没办法回购的,或者是样式比较特别,不舍得卖掉的。不过,越是这样的东西,掺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国黄金、萃华、荟华楼等金店和绝大多数银行,都推出了黄金制品回购业务,一般情况下,回购自有品牌的黄金制品,消费者能提供质量证书和发票,价格会比较高;回购其他企业生产的黄金制品,价格就要打折扣。

  送到典当行的金条,老板通常会要求全部熔化之后,再鉴定成色。他们使用一种特制的焊枪,将整块金条割断,首先查看芯里面是否有夹杂;如果客户同意,就会用“王水”来溶解,而铱和钨在“王水”中是很难被溶解的;最后就是检查纯度,如果含金量连75%都达不到,就只能称为K金了。K金与足金相比,当然不值钱了。记者 谷丽红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