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揽储大战硝烟不断升级 花样频出PK经典老招

2012年12月04日 0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银行揽储大战硝烟不断升级花样频出PK经典老招

  中新网12月4电(金融频道 安利敏)每到年底,面对趋紧的流动性,银行之间的“揽储”大战总是在所难免,而今年的揽储大战硝烟燃起的似乎格外早。为完成吸储指标,银行使出浑身解数,揽储招式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不放弃使用理财产品等经典老招。

  “买存款”、送礼品 银行揽储花样频出

  随着临近年底,面对监管指标要求和业绩考核压力,银行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求资金。银行今年的揽储大战硝烟燃起的似乎格外早,一篇关于“银行经理自费“买”存款”的报道,似乎正式掀开今年银行揽储大战的帷幕。

  据兰州晚报11月23日报道,为完成吸储指标,不少银行客户经理私下自费对大额存款给出返利,而为了能拿到返利,一些小额资金拥有者开始组团拼存款。一位在某银行做客户经理向吴先生承诺,只要在年末考核日的前7天将100万元以上的资金存进银行,存过考核时点就能得到2‰的返点。

  除了“买存款”,银行还会送礼品。

  “即日起到明年3月,凡来我行办理新增定期存款业务,即可换取食用油、鲜奶、购物卡等好礼。”最近几天,市民刘先生手机上经常收到这样的短信,他笑称又到了银行拉存款的季节。据合肥晚报 11月27日报道,有的银行给一线业务人员下达了拉存款硬指标,完不成指标就要下岗。

  “业内有句玩笑话,年底了客户经理不是在拜访客户,就是在去拜访客户的路上。”一家银行上班的刘先生无奈地表示。“有钱客户各家银行都在抢,送礼品、请吃饭、报销客户车费,年底所谓联络感情的手段花样百出。”刘先生表示,如果是VIP客户,主部门负责人会亲自开车接送其办理业务,甚至还需要更高层的领导请这些客户吃饭。

  理财产品仍为银行揽储利器 投资者“拼团”赚红包

  “招式不怕老,管用就好”,银行借提高理财收益来达到回流现金的做法,虽然老套,但依然有效。于是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扶摇直上,甚至有些重新站到了5%以上。与此同时,近期多家银行推出1~3个月的理财产品,到期日刚好落在2013年元旦前后,银行理财产品再次成为银行“揽储”利器。

  进入12月,各家银行纷纷再度举起了高息短期理财产品的大旗,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收益较前期出现0.1个百分点左右的上调,多集中在4.50%以上,而国有商业银行产品的收益则多在4.50%以下。

  4%-5%的高收益比活期存款高出了几倍,在股市羸弱的当下,越发吸引眼球。理财投资者也不妨瞄准这个时机,集起短期流动资金“单干”或“拼团”,投资这类高收益产品,节前赚个小红包。

  有媒体报道,本周珠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最高达到了8%。更有甚者,有媒体爆出福州有银行推出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甚至达10%。

  中国证券报12月1日援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考虑到年末及跨年资金需求等因素,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震荡向上,尤其是跨年度期限为1个月至3个月的产品收益率优势更为突出。

  不过,南方日报3日报道援引银行理财师提醒投资者,购买近期高收益的产品时,不能只看预期收益率,还是要认真研究产品的投向。

  网银业务变身揽储“新工具” 多家银行下调网银收费标准

  随着年末存贷比重要考核时点的到来,网银业务或将成为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中小型银行变相揽储的“新工具”。据滨海时报3日报道,目前多家银行均下调了网银的收费标准,并陆续推出新的网银业务品种,银行间关于网银业务的价格战已开始打响。

  据了解,近期多家银行均推出了新的网银业务。如某国有大行最新推出了一种新型网上支付方式,通过建立银行账号与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持有其借记卡和信用卡账户,无需开通网上银行,直接输入银行账号和手机支付验证码,即可进行网上小额支付。

  除推出网银新业务外,多家银行在网银手续费上也打起了价格战,多家银行都推出了网银手续费优惠措施。如某股份制银行日前宣布,即日起至12月31日,无论汇款金额多少,网银跨行汇款全部按2元/笔收费,而使用手机银行跨行汇款则全部免。此外,不少城商行甚至日前已免除了网银全部手续费。

  据某国有银行信贷部人士透露,随着12月份的到来,各银行“揽储战”已再次升级,网银业务或将是目前部分银行变相“揽储”的新方式。尤其中小型银行,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揽储能力也不强,只能走“以价换量”的揽储路线,而网银等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存贷款、中间业务的拉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加之成本较低,因而成为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部分中小型银行争相追捧的揽储工具。(中新网金融频道)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