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辽宁消费者协会:“存单变保险”侵权行为仍高发

2013年03月13日 18:0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辛苦攒了半辈子的积蓄,一不留神竟被银行“买成了保险”,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投诉热点。辽宁省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2012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显示,“存单变保险”的侵权行为仍然高发,“储蓄型保险”坑骗消费者情况亟须警惕。

  2012年2月,鞍山市消费者张某将50万元存入一家银行鞍山市铁西支行,然而,当张某取款时却被告知50万元不是存款,而是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10年期的保险。如果张先生支取即是退保,将损失5万余元。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维权专员刘峻介绍,张某购买的是一种“储蓄型保险”,即保险期内若不赔付,一定时期后保险公司会返还保金和一些红利给收益人,类似银行的“零存整取”,但本质上仍是保险。

  经鞍山市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该银行侵犯了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和知情权,违背了诚信经营的义务,应予以退保。最终保费全部退还,消费者张某的权益得以维护。

  刘峻介绍,当前,我国银监会明文规定禁止保险从业人员在银行驻点销售,然而“存单变保单”现象仍然存在。比如以高利息为诱惑,误导以老年人为主的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以销售理财产品为噱头,片面宣扬高收益,却不说明相应风险。

  刘峻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问责、监管力度,彻底斩断“存单变保单”的利益链条。同时,他建议消费者在办理储蓄时,一定要仔细询问业务类型,注意保留存单等证据,以便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郑孝然、初杭)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