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信用岂可过度“消费”

2013年04月08日 08:5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一款名为“中铭源华富矿业股权投资基金”的“理财计划”,在持续发行数年后,被媒体曝光存在“虚假陈述”。但就是这样一个子虚乌有的项目,却能堂而皇之的在包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连续发售多期,并被不断向客户推荐销售,募集资金数亿元。

  尽管事实真相已经基本得以还原,造假者中铭源公司瞒过多方,编织了骗局,但无论如何,此事件终归是借银行渠道之便利,进行了巨额资金的募集,本质是对银行信用的“消费”。银行渠道的便利,恰在于银行与生俱有的信用,在于百姓心中的那份信赖,但这种明目张胆造假发售产品,却是对银行信用的过度“消费”,是对公众信赖的莫大伤害,毁掉的无疑是银行生存之本的信用。

  银行之所以能够吸引到亿万客户,凭借的不光是数量众多的经营网点,更是在百姓心中值得信赖的招牌,但近几年相继曝光的一些案件显示,一些人正是利用了人们对银行的充分信任,或打着银行的旗号,或在银行网点公开售卖一些非法产品。去年12月曝光的华夏银行理财风波就是典型案例。该银行肇事支行相关当事人销售的所谓理财产品,并未在总行报备,也未按程序报监管部门审批备案,属于前台人员擅自揽的“私活”。说白了,这种“私活”就是内外人员利用人们对银行信任,以高额收益为诱饵的欺骗,是对银行信用的过度“消费”,甚至可谓恶意“透支”。

  过度消费现象曾出不穷,皆因背后有巨大利益诱惑。在我们生活中,这种过度消费无处不在。比如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大地一时刮起“莫言热”旋风,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对莫言的过度“消费”。从莫言故居旅游,到炒作“莫言醉”酒,一种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莫言”行为已经展开。去年莫言故居“萝卜”被拔,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则出现“抠墙皮,挖砖块”的不可思议事情。消费需要理性,膜拜的应是精神,岂能是“墙皮”。

  如果说“墙脚的砖头被挖走,墙皮被抠掉一块”,尚可以补救,那么,银行的“墙脚被挖”、“信用被毁”,带来的伤害恐怕短期难以弥补。不管是“中铭源华富矿业股权投资基金”的造假骗局,还是此前华夏银行理财“揽私活”事件,获益的是个别践踏规章制度的人,是没有做到尽职调查义务的银行分支机构,“透支”的却是信用这一银行的生存根基,受害的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声誉与品牌。可以设想,如果这些事件没有被曝光,风险没有发生或者被偷偷“私了”,那么这些以“消费”银行信用牟取个体或短期私利的行为,可能会在部分银行继续蔓延,其埋下的隐患令人惊心。

  进一步看,在目前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中,不知道隐藏了多少类似于“中铭源华富矿业股权投资基金”的理财产品,这些掩藏在银行信用下的“消费”行为,令人担忧。也正因此,年初银监会即要求商业银行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近日银监会“8号文”要求,商业银行代销代理其他机构发行的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的,必须由商业银行总行审核批准。

  一个作家被过度“消费”,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益,银行信用被过度“消费”,除了一个“利”字,更反映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薄弱。因此,除了相关监管规定及时跟进之外,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显得极为迫切。早在去年初,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曾坦言,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方式转型任重道远,公司治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内控管理也不到位甚至有“回潮”的情况。因此,越是在银行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越要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防范潜在风险发生,堵住各种过度“消费”银行信用的漏洞。赵洋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