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陷"偷窥门" 对中国影响几何?

2013年05月17日 21: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彭博新闻社深陷“偷窥门”,这一事件给日益依赖国外金融数据服务平台的中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日前,彭博新闻社被曝允许其记者接触彭博数据终端用户的部分信息,包括登录时间、使用了哪些功能等。彭博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多克托罗夫承认这是“一个错误”,并于15日在其博客上试图挽回客户信任,称现在彭博社记者能通过终端获取的用户信息已经与其他用户没有区别。

  “偷窥门”事件引起全球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忧虑。据报道,美联储、美国财政部、韩国和日本央行已开始调查此事或要求彭博给予解释。

  专家认为,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对国外主流金融数据提供商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大,尤其需要对数据平台的信息安全提高警惕。

  “对于中国这样的外汇储备大国来说,外储投资备受市场关注,如果使用彭博终端存在被‘偷窥’或数据泄露的问题,影响会比较大。”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余丰慧说,在中国,购买彭博终端的不仅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行、基金公司,还包括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假如外储投资组合决策者通过彭博终端浏览某一种或某几种金融投资产品的信息被泄露,彭博据此分析出中国外储投资会买入或卖出哪种产品,就会带来较大风险。

  “彭博之所以能在成立30多年间超越路透社成为第一大金融信息数据提供商,除了提供数据平台和新闻,更关键的是它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他说。

  根据彭博官方网站信息,通过“彭博专业服务”这一终端系统,用户可以查询实时金融数据、获得深度分析并进行交易。目前全球彭博终端用户超过31.5万,大部分为高端客户,包括政府机构、银行、投行、大企业和新闻机构。

  就中国的彭博终端用户数量,记者向彭博在美国的总部公关官员发去电子邮件询问,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曾在一家在华欧资银行负责债券业务的员工告诉记者,彭博终端提供的数据质量和在线客户服务一流,功能多样,可以通过终端与全球市场所有重要参与者联系。这一系统在金融界几乎是必备设备,客户对它的依赖性很强。

  余丰慧说,中国对外投资越来越多,对金融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海外投资者也需要中国的金融信息,彭博和路透合起来占据了全球金融信息数据市场的70%。

  “‘偷窥门’事件给中国提了个醒,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对外开放,如果没有自己的金融资讯平台,经济金融安全将会面临威胁。”他建议,在所有人的网络行为都可能被记录和挖掘的大数据时代,要通过防火墙等措施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并且尽快做大做强中国的金融信息数据平台。

  事件曝光源于一名彭博社记者问一名高盛主管其合伙人是否已离开高盛,因为这位合伙人有一段时间未使用彭博终端,这让高盛感到惊讶。高盛对于记者居然对用户在彭博终端上的行为信息了如指掌感到不满,担忧公司战略、策略的安全性可能受到损害,并于上周正式发起投诉。

  在此之前,问题已经出现。去年因“伦敦鲸”交易蒙受巨额损失的摩根大通,也曾被彭博社记者询问是否解雇了数名员工,这一消息摩根大通并未对外公布,后来摩根大通突然意识到,彭博社对这些人可能进行了监控,因为这些前雇员的彭博账号已经停用。据消息人士透露,在“伦敦鲸”事件发酵期间,多位彭博记者使用用户登录数据信息,来监测被称为“伦敦鲸”的交易员Bruno Michel Iksil及其他职员的登录信息,以此获得交易员是否离职的消息。(记者王秀琼 张源培 刘劼)

【编辑:潘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