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儿童节理财脱下“童话”外衣:与普通产品无差别

2013年05月30日 14:17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本版漫画亚其绘

  又到六一儿童节,又是商机涌动时,有金融机构以儿童理财做文章,来招揽客户。不过记者调查发现,教育储蓄、银行儿童节专属理财产品、少儿保险等目前市场上被理财机构和客户经理广泛推荐的儿童节理财产品,有言过其实的嫌疑,家长不要只看到这些产品的“童话”外衣,更应根据实际情况仔细挑选。

  教育储蓄:

  已无免税优势且支付麻烦

  “我看了多个理财专家推荐的儿童理财的方案,银行教育储蓄是被推荐频率最高的方式,说是专门为学生支付非义务教育所需教育金的专项储蓄,并且利息收入可以免税。现在办教育储蓄划算吗?”5月27日中午,本报经济热线接到读者这样的咨询。

  其实,“免税”早已不是教育储蓄的优势了,因为目前各类储蓄存款均不需要缴纳利息税。

  教育储蓄可以分为一次性存款和零存整取两个方式计息,如果采取零存整取方式计息,也可按整存整取的利率来计算利息。教育储蓄分1年期、3年期和6年期(按5年期利率计息),一般利率分别是3.25%,4.25%,4.75%,即与整存整取持平,而零存整取分别为2.85%、2.9%和3.0%。因此,在利率上,教育储蓄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同时,教育储蓄开户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份本金最高只有2万元,并且支取时需要学校开具的证明,因此教育储蓄虽名义上是学生专项储蓄,但实用性却不高。

  儿童节专属理财:

  与普通产品无差别

  “给孩子建个聚宝盆”、“六一专属理财,错过了,后悔一年”等等,这几天,多家银行都打出了这样的宣传内容,并密集推出“六一专属理财产品”。这些儿童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多为60天到90天,预期收益率在4.5%到4.6%左右,投资起点为5万元和10万元不等。

  记者咨询银行发现,儿童节理财产品,面向所有客户发行,并非针对儿童发行,而且投资内容和运作方式也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相同,所谓节日理财产品,只是原有理财产品换个名称包装一下而已。

  同时,从收益率上看,儿童节专属理财也不具备优势,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1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以上。

  基金定投:

  不满一个市场周期难赚钱

  与银行推荐理财产品相同,多家基金公司都建议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来给孩子的未来筹措资金。比如一家基金公司推出的针对14岁以下儿童的基金定投计划,建议父母购买包括偏股型基金在内的多款基金产品。

  各家基金公司在推荐基金定投时,都会模拟推算收益。比如坚持定投30年,每年的收益是10%,则30年后本息可达226万元。

  很多家长看到这个收益后都会心动,其实这是在假设产品的收益为10%的前提下测算的。“股市波动较大,定投偏股基金也有被套的可能,定投获利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耐心投资完一个市场景气循环周期,如果定投的周期是在市场行情下降的通道里,就不会赚钱,因此不能盲目相信定投就会赚钱。”建设银行国家理财规划师郑新钢说。

  少儿保险:

  并不是买得越多越有保障

  少儿保险产品绝对是儿童节理财市场的主角,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有以儿童为主题的保险产品,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等各类齐全,多在银行和保险公司渠道销售。相信很多家长听到“为孩子买一生的保障”之类的宣传,都想倾囊,其实这是不对的。

  购买儿童保险并非求多、求全就好。理财专家表示,监管部门为了防范可能的道德风险,对儿童保险有诸多限制,比如为孩子投保以死亡为赔偿条件的保险(定期寿险、意外险),累计保额不超过10万元。购买儿童保险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等量力、适量购买。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对一个家庭固然重要,但真正承担起家庭经济重担的家长才应是投保的重点。

  理财观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纵观理财市场上的少儿理财产品,以“为孩子攒钱”者居多。不让孩子参与其中,不教理财本领,不根据他们的成长特点量身打造,只告诉家长买完就能赚钱,少儿理财产品已沦为了家长理财产品,只有为其攒钱能与孩子挂上钩。

  这种未雨绸缪虽好,但孩子始终生活在父母给搭好的温室里,学不到自己理财的本领。一方面,理财机构应该下力气研发出符合儿童理财实际、并能提高儿童理财意识的品种,只有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招揽到忠实的客户;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想明白一个道理,替孩子攒钱、理财,不如教会孩子如何赚钱和理财。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