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态势料延至7月

2013年06月18日 10: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5月下旬以来,银行间市场出现了近年罕见的资金面高度紧绷状况。在管理层控制社会融资总规模、限制非标债权比重、规范商业银行表外资产等一系列调控下,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质押式回购利率持续高涨,主流1天期、7天期资金利率运行于5%、6%乃至更高水平。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轮针对金融体系去杠杆、控制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意图已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银行间流动性紧张态势短期仍难以出现明显改善。不过,考虑到当前依旧偏软的经济基本面以及较低的物价水平,从长期来看,市场流动性仍具备重新放松的基础。

  去杠杆高压未松动

  在5月末金融机构“艰难跨月”、端午小长假资金备付需求高涨等特殊时点,始终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正面“救援”。央行仅在上周四暂停了一天的例行公开市场操作,其余所有时间几乎都在“旁观”。而这也充分彰显了管理层推动商业银行压缩规范表外理财、抑制相关机构高杠杆扩张的意图。

  对于本轮银行间体系流动性收紧,多数机构认为,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提前应对下半年通胀上升;二是对社会融资总量、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等影子银行高速扩张的管控。这其中,管理层此次对于商业银行去杠杆化,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

  对此,兴业证券固定收益投资经理朱文杰表示,本轮资金面收紧已接近1个月时间,当前央行在看到体系去杠杆实际效果开始显现之前,预计还会保持这一高压态势、不会轻易“鸣金收兵”,因此市场资金利率的高企,可能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在5月20日以来的短短20个交易日中,银行间市场1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有多达11个交易日运行在4%以上,其中6个交易日突破6%;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共计18个交易日运行在4%以上,突破6%的交易日也有6个。而本周一,R001与R007的利率水平依然高达4.89%和6.89%,一线交易员普遍表示“借钱很难”。

  四因素致资金紧张

  对于中短期市场资金面的走向,民生证券等机构指出,影响近期资金紧张的主要因素有:首先,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部分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叠加半年末贷款比考核,银行存款端和理财端继续承压;其次,外汇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外汇贷存比补充外汇头寸,期限为6月底,这部分头寸补充将收缩银行间资金约2000亿元;第三,机构理财与自营之间不能交易,季末理财续接难度增大,机构须提前准备头寸;最后,5月以来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明显下滑。

  综合上述因素,加之公开市场近几周到期资金较少且央行援手无望,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临近半年的时点,预计银行间资金面压力相较于前期仍难明显缓解。这意味着本轮银行间资金面紧绷时长可能持续近两个月。

  不过,当前多数主流机构对于更长时间以后市场流动性恢复相对充裕格局,普遍持乐观态度。光大证券等机构指出,5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仍大,当前以“贷款基准利率-PPI”衡量的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接近9%,企业在高融资成本下内生增长动力较弱。因此,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央行政策态度仍将回归中性偏适度宽松。尽管流动性最宽裕时期已过去,但目前来看,货币政策全面紧缩的必要性很低。在机构去杠杆效果实现并得到巩固后,央行预计仍会维持资金面的平衡,让市场基准利率保持在相对合理水平。 □本报记者 王辉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