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述评:中国金融演进的全球溢价

2013年06月26日 11:0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随着25日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宣布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部分大银行也提供融资,近期出现的中国银行系统资金面波动状况已经缓解。

  本轮中国银行间资金趋紧,受到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内外诸多因素叠加影响。央行的冷静态度也成为关注焦点。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认为,中国央行的应对方式愈显沉着,至少传递出两个信号。第一,策略上有所调整,在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遏制影子银行等信贷渠道的过度膨胀,对贪恋资本游戏、助推经济泡沫的金融机构“关上大门”;第二,为了这种调整,中国愿意牺牲一定程度的短期增长,以换取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中国金融演进正在更大图景上展开。国务院日前提出八项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对优化资源配置、防范货币空转、引入民间“活水”、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做出具体安排。这些政策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短期或有波动,但长期看,中国此番金融转型不仅对本国经济是重大利好,还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可观“红利”。

  首先,中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已成为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因子。中国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寻求货币扩张,有效管理国内通胀,将遏制全球原料和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美国等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泛滥等“副作用”。

  当日本、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依然保持货币宽松时,中国不寻求“开闸放水”和竞争性货币贬值,而是通过强化监管、调整预期等措施主动去杠杆和消化过剩产能,防患于未然,以负责任的态度消弭自身金融风险,就是为保障国际经济体系健康运行作出贡献。

  其次,中国政府提出,创新外汇储备使用,支持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巨额中国资本在国外“生根发芽”,能够助推当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使中国更深层地嵌入世界经贸体系。与此同时,中国正着手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成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条件具备时,外国资本与金融服务机构将会更便利地“走进来”,中国也将借此获得吸收更多金融创新经验,使双方在竞合中共享中国金融深化的好处。

  其三,中国将把金融资源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领域倾斜,助推中国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由此带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调整。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填补中国产业链上移后遗留的空间,或者与中国实现产业供需对接,发达国家则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在中国拓展新的商机。

  其四,中国明确提出发展消费金融,支持居民家庭的首套自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消费需求,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时扩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环节的信贷供给。这些举措直面民生,必会推动消费和内需。由此释放的“中国需求”将拉动其他国家的对华出口。而它们由此形成的增长又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构成全球经贸的良性循环。

  最后,中国的金融演进还将为其他后发国家提供镜鉴。中国金融体系从管制走向市场、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涉及复杂的政治考量、精密的经济推演和反复的利益抉择,由此积累下来的正反经验与治理思路可供他国参考,也为国际金融界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范例。

  转型变化难免短期波动。近几日中国乃至全球股市、债市等出现震荡,不少投行和评级机构也相继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前行之路似不平坦。不过,改革往往需要以“短痛”求“长益”。正如《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汤姆·奥利克所说:“如果这是为了消除未来的一场更大危机,是为了使中国经济迈上可持续增长之路,一切都将是值得的。” 韩墨 谢鹏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