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江商学院院长:中国人口红利至少还能持续五年

2013年09月02日 09:4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在第二届全球浙商高峰论坛上全球化研究专家仍看好新兴经济体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何时退出?中国还应不应该推行新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国能否跳过中等收入陷阱?昨日,2013第二届全球浙商高峰论坛上,墨西哥前总统、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埃内斯托·塞迪略,爱尔兰前总理、爱尔兰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主席约翰·布鲁顿等国外专家,李稻葵、许小年、项兵等知名经济学者对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新出路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

  “中国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昨日在广州举行的2013第二届全球浙商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与国外专家进行现场交流时表示,美国货币政策有可能在半年到一年时间内作出转变,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他就此向墨西哥前总统、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埃内斯托·塞迪略提问,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对印度、巴西等国会否导致巨大冲击,重演类似1998年金融危机的局面。就此,塞迪略表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新兴经济体如今具有更强的抗击能力和经验,即使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也不会对这些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

  塞迪略认为,中国存款储蓄率占比接近GDP的五成,有利于投资和消费扩张。今后十至十五年,中国只要继续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幅,就可以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我愿意在这里打一个赌,中国不会陷进去。”

  塞迪略表示,全球经济目前正在经历重新平衡的阶段,到今年年底,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降至47%,新兴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将占到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的一半还多。根据目前的表现预测,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所占的份额在2030年前将会降至30%,2050年前将降至20%。

  他认为,中国崛起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事实受到部分人的争议,但其实部分国家同中国贸易金融不平衡的根本性原因,更多在于其国内政策决定的结果。事实上,一个没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将会是一个在繁荣和安全方面更显逊色的世界,中国的增长将是国际生产和贸易新模式的助推器。

  人口红利至少还能持续五年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则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至少能保持到201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空间,去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53%,美国是83%。

  经济学家李稻葵:

  行政审批放权下半年或加快推广

  李稻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逐步开放、资产证券化以及营改增加速、房产税扩围、资源税费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将是下半年推出的改革重点,值得期待。

  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李稻葵对本报记者表示,资产证券化具有全局意义,将改变金融行业的面貌。通过资产证券化,整体上讲可以让银行业获得更多的资金,让银行可以把一部分资产推到债券市场,获得信心,充足基本金,减少对股市的压力。银行转型将有更多空间去寻找优质的资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存款增量。

  李稻葵认为,要让更多资金投入到最有社会和商业回报的行业之中,基本要求就是整顿呆账。“按一般预测,呆账规模占整个地方政府贷款的5%~10%区间,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也就是说大概有10%的债务需要重组。”

  除了金融及财政政策改革外,李稻葵认为,行政审批放权也会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快推广。

  最后他指出,在巴西、印度等国家发生局部性、相对程度比较浅的金融危机在所难免,由于这些国家是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中国有间接影响。

  精彩观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

  目前中国面临的是结构性衰退。应该启动新一轮的“开放”,激发企业和个人活力,这个开放应该是“对内”的,包括废除审批制、打破行业垄断,开放油气、电讯、金融等垄断行业;缩小国有企业规模,营造平等竞争环境等。

  爱尔兰前总理、爱尔兰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主席约翰·布鲁顿

  我们已经解决了欧债问题的70%。虽然欧债危机仍未完全解除,但是目前已经建立跨国风险体系,对现有的运行机制进行风险监督,欧元区的中长期改革还将继续进行,这对欧洲而言并非坏事。欧元更不会因此而垮掉,而是会继续存在下去。    文/ 记者 何颖思、赖伟行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