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货币政策精准出拳 为宏观调控保驾护航

2013年11月08日 10:10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央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让金融市场上荡起涟漪。在这份增添了前所未有措辞和形象生动表述的报告中,体现了央行在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未雨绸缪,找准定位,精确发力的思路,以期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保驾护航。

  央行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要求。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把政策落到实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结构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三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继续延续稳健基调,但调结构意味明显更浓。”可见,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仍然是央行四大政策目标,但此次报告中,央行特别加入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情况下,政策的重点放在“调结构、促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上”。同时,央行对货币政策提出“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要求,也与盘活存量的口号一脉相承。

  在三季度报告中,央行删去了此前对货币运行总体形势的描述,并且将“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变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一细节的变化,背后可能暗含货币运行总体形势更加复杂。来自光大证券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复杂性”一部分来自于国际方面。尽管美联储在10月议息会议宣布QE规模不变,但不排除来自美国经济以及货币政策会议等再次改变市场对QE的退出预期,从而对国际资本流向造成干扰。

  国内方面,宏观调控框架进一步完善,调控方式创新,调控经验更为丰富,有利于保持短期经济稳定的同时夯实长期增长的基础。中国国内储蓄率较高,金融体系资本、拨备等较为充足,总体看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也明显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此时“保持定力”和“精准发力”好比货币政策的两拳,一拳重在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上,一拳重在针对性、协调性和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上。

  找准货币政策定位,就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记者注意到,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重新增加了“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的表述。央行还强调,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在列举货币政策工具时,央行特意增加了“短期流动性调节”的语句。市场分析人士判断,这可能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将更加灵活而频繁。

  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央行强调“放短锁长”操作,且在外汇流入背景下减少了常备借贷便利,未来货币政策或仍中性偏紧。自三季度以来,常备借贷便利适度有序减量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9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3860亿元,比6月末下降300亿元。9月份经济通胀、货币信贷均超预期,外汇流入加快,央行对冲压力加大,央票续做、减少常备借贷便利等操作意味着货币政策适度转紧。

  在信贷结构方面,央行报告中调整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信贷投向上新增对绿色环保领域的信贷支持;二是补充说明了限制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意义。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与产业政策有效结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此前表示,当前应加大经济改革,解决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以适应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下经济增速、经济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货币政策应为这种伟大的战略转折创造合适的货币环境,既在改革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压力,也为改革可能带来的冲击提供必要的货币缓冲。万荃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