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流动性总体平稳 资金面短期波动正常

2013年11月08日 10:1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上周(10月28日至11月3日)人民银行连续开展两期逆回购操作,加之10月份财税缴款和月末考核因素消退,近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出现好转,资金利率连续下行。从11月份开局几日内的情况来看,市场资金面已大幅缓解。不过,尽管11月份以来市场资金面情况已大有好转,但央行仍在公开市场连续开展微量逆回购,确保市场资金面稳定。

  11月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4.1%。这是央行上周重启逆回购以来,第三次开展微量逆回购,向市场释放出维稳信号。

  此前,在经历了今年6月份的流动性紧张后,10月下旬的资金趋紧态势引来了市场普遍担忧。10月30日,作为主流交易品种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创下6月份以来的新高,而同日进行的1年期国债招标,利率达到4.01%,亦创下7年新高。

  在此情形下,10月3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展开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此前,央行恢复了连续暂停3期的逆回购,展开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市场认为,重启逆回购的举动改善了市场预期。在货币市场利率出现较大波动之时,央行果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表明了其维持流动性稳定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开展逆回购同时,又配合3年期央票续做锁长,体现出了央行“锁长放短”的意图。

  在管理层的积极应对下,10月31日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下行,隔夜和1周利率分别下行至4.59%和4.993%。

  “从目前情况看,10月底以来的‘钱紧’态势正在结束。其实,资金面出现短期波动是很正常的,有波动才是市场。”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本轮资金面趋紧过程中,季节性扰动因素无法回避,加之金融机构提升备付、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等因素的叠加令资金面产生明显波动。“市场并不缺钱,资金面波动只是短期现象。”

  在谈到未来资金利率走势时,多位专家预计,时点性、周期性出现的“紧平衡”仍将是常态。从宏观上看,目前尚不具备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条件,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基调不变。这是因为:首先,三季度CPI反弹至2.8%,未来CPI仍存在上行压力;其次,资产价格也抑制了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再次,目前经济去杠杆之路仍在反复中徘徊,如果货币利率过低,只会使融资继续扩张。

  “出于控制融资总量的目的,预计央行还会延续相对偏紧的政策,这使得资金利率向下不会有太大空间。但随着流动性调节手段的灵活运用,此前一度被市场广为忧虑的资金面紧张现象应该也不会发生。”来自农行的宏观分析师表示。

  兴业证券预计,未来两个月资金面有望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一方面,年末财政存款的大量投放有助于改善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供应和增加银行存款稳定性;另一方面,年内外汇占款增加的局面仍有望持续。而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稳的概率较大,不会明显紧缩。但站在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银行融入负债扩张表外业务的行为模式在短期很难改变,资金需求仍将处于高位,资金面的宽松程度有限。

  很显然,与之相对应的,需要调控手段更加灵活。分析人士预计,由于QE推至明年3月成为大概率事件,短期外部流动性或好于预期,外汇占款仍较多,而且没有财政存款上缴等因素,11月份有望成为今年四季度资金面最宽松的一个月,因此,不排除央行再度暂停逆回购的可能性。

  而12月份面临年底效应,资金面恐将再度紧张,但由于12月美国QE退出的概率较低,且央行有充足的政策工具进行灵活对冲,资金面整体应将维持稳定。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调控思路和调控思路不会改变,央行仍然会在继续稳定市场流动性总体平稳格局的背景下,做好流动性管理,灵活运用包括逆回购、正回购、央票等常规性市场工具。

  “预计年内公开市场操作会适度进行资金回笼,总体操作以小幅净回笼为主。但这不意味政策收紧,而是在稳健基调下为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状态,避免过度宽裕的必要对冲。”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不排除在11月至12月中,随着外汇占款增量和财政投放量的加大,在通胀上行压力渐起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多重任务的限制下,央行重启正回购的可能性。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