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步入后QE时代 新兴市场仍具投资潜力

2014年01月03日 13:4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自美联储2013年12月会议以来,包括土耳其、泰国、阿根廷、马来西亚、印尼等新兴市场国家再次出现资本流出,货币急速贬值。据初步统计,土耳其货币里拉和泰国货币泰铢已分别贬值5.9%和2.5%。进入2014年,全球已正式进入后QE时代。各种危机言论也甚嚣尘上。在一部分人眼中,QE淡出乃至最终退出必将使新兴市场长期面临资本外流之苦,制约经济增长。对此,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欧美经济政策特约顾问托马斯·加拉格尔在与本报记者连线中指出,后QE时代,新兴市场资金流入面临短期冲击,但从长期看,只要全球信贷环境持续宽松,新兴市场就能获得资金流入,因为全球信贷环境对资金流向的推动作用或许大于国内政策和GDP等变量。当然,决策者也需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调整、资本管制以及结构性改革等。

  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金融动荡震惊全球。长期依赖国际资本的国家,例如,乌克兰、南非、印度和印尼等,其实体经济所需的资金支持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影响,流动性趋紧。市场动荡持续数月,重创国内经济。此后,美联储连续两月暂缓QE退出的做法令新兴市场资产重获青睐,马来西亚、印度等地股指反弹复苏超过了前几轮美国国债上升之后的表现,接连创出新高。好景不长,美联储在2013年度最后一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宣布了QE退出。美元走强,美元资产受到追捧,新兴市场国家再次遭遇资本外流,金融稳定受到威胁。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2013年12月25日当周,该机构监测的新兴市场股基和债基的总资金流出额高达25亿美元,体现出投资者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预警”;欧洲股基和债基继续强势吸引资金流入,日本股基也成为“香饽饽”。

  “后QE时代,新兴市场肯定会在资金流入方面受到冲击,但不可肆意夸大这种风险。”加拉格尔指出。在理性分析师们看来,就算新兴金融市场再次出现波动,幅度也应该小于去年。

  首先,基于对美国温和复苏的判断,美联储缩减QE的步伐会相对缓慢。其次,美联储对前瞻指引的加强有利于稳定市场对短期利率的预期,强调缩减QE并不代表很快加息。再次,欧、日央行的宽松姿态将继续为全球流动性注入新增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因美联储决策带来的边际流动性变化。

  记者注意到,尽管QE退出会对新兴市场形成冲击,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却在近期报告中预期,在2013年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的债券资金仍将高于过去10年来的趋势线水平。此外,不少外资金融机构和学者也对新兴市场今年的表现持乐观预期。巴克莱资本认为此前夸大了资金大量出逃新兴市场的威胁,并预计2014年新兴市场私人部门资本流稳定,可能新兴市场证券组合的资本流会从固定收益类产品转移到股票。相应地,美欧的复苏及中国经济表现也将在不同程度上使新兴市场受益。里昂证券表示,发达市场在今年第一季度继续领跑之后,新兴市场可能在二、三季度迎来周期性上升。国际金融协会执行总裁洪川认为,国际投资者将重新考虑资金投向,依据新兴市场各自实力的强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其投资前景加以区分。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强、经常账户逆差较高、财政赤字大的国家,比如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面临的压力要大一些,而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自身状况良好的国家表现会更为稳定。

  加拉格尔也持乐观预期。他认为,长期而言,QE退出乃至最终结束未必会扭转资金流入大势,关键在于全球信贷环境是否持续宽松。近期有研究表明,供给端对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推动作用比需求端拉动更起决定性作用。当全球性银行比一些区域性银行以更加宽松的环境提供资金时,区域性银行也会转而进行宽松,促使地区的信贷扩张。“所以,如果全球性银行愿意承担大一些的风险,新兴市场仍可能持续获得资金流入。相反,如果新兴市场的增长已不足以在后QE时代吸引资金,新兴市场之间可能需要对资金流入展开竞争。”他指出。

  “当然,短期冲击在所难免,新兴市场的政策制定者们还将面临几个比较艰难的选项,包括:进行结构性改革以重新吸引资本流入,提高利率旨在通过货币升值吸引资本流入、引入资本管制来限制资本跨境流动等。”他说。这些措施中,提高利率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将是比较艰难的选择,因为很多国家的经济已经处于减速状态。相比之下,加快结构性改革,逐步摆脱其过度依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无疑是最艰难也是最有效的选项。去年年中开始的金融动荡在展现QE退出“炸弹”威力之强的同时,也暴露了这些国家内部的诸多弊端。同时,由于新兴经济体在实体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合理性、财政政策空间以及货币政策走向上的差异,QE退出又加速了阵营内部的分化。特别对于那些“双赤字”国家,政策制定者们更应将注意力转到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内生增长动力和增强创新驱动力的轨道上。一方面,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另一方面,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尽快培育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具有本国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