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耶伦将掌舵美联储 宽松政策或将延续

2014年01月08日 10:4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美联储副主席耶伦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耶伦将在伯南克1月31日任期届满后正式掌舵美联储,成为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掌门人。据悉,当日最终投票结果为56票赞成,26票反对,不过由于美国部分地区天气恶劣,一些参议员未能参与投票。

  耶伦于2010年经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联储副主席,在2013年10月份被奥巴马提名出任下届美联储主席。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国会批准耶伦提名几成定局。随后,耶伦顺利通过了参议院听证会并得到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批准,在2013年12月20日国会参议院的程序性投票中,也以59票赞成、34票反对获得通过。

  耶伦获得提名并获国会批准,不仅是因为其优秀的教育背景,更是因为其对美国经济的准确预见以及所主张的宽松货币政策帮助美国摆脱衰退,重振增长。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在2009年至2012年美联储官员发布的公开经济预测中,耶伦的预测一直最为准确。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几年,耶伦就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发布了数次预警,还在美联储2007年12月份的政策会议上警告信贷危机会进一步恶化、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非常高。

  同时,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耶伦主张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提振了美国就业市场。2010年出任美联储副主席以来,耶伦是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左膀右臂,是货币政策刺激措施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经季节调整的折年率分别达到1.1%、2.5%、4.1%;物价、消费、收入增长保持稳定,2013年11月CPI同比上升1.2%,三季度美国国内消费增长3.4%,个人可支配收入年化增长2.9%;就业状况持续好转,2013年11月美国失业率为7.0%,比危机以来失业率最高值(2009年10月)下降3个百分点。

  奥巴马在参议院投票通过耶伦提名之后发表声明说,耶伦是美国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之一,也在美联储有十多年担任重要职务的经验,帮助美国经济摆脱衰退和重振增长,相信耶伦能够保护美国工薪阶层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并使美国经济在未来数年中延续增长。

  对于耶伦未来的货币政策取向,目前主流的观点是耶伦将延续伯南克的道路,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如上所述,过去几年耶伦基本属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中的“鸽派”,在关于量化宽松(QE)和前瞻性指导的投票中,她作为危机以后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设计人员之一,均投了赞成票。同时,在2013年11月份参议院提名听证会上,耶伦强调,美联储肩负促就业和稳通胀的双重使命,由于经济复苏依然较弱,长期失业者占总失业人口的比例还太高,美联储当前还应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来支持就业创造和经济复苏,以帮助美国实现充分就业。

  在2013年12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宣布从今年1月开始小幅缩减QE规模,不过暗示,低利率还将保持相当长时期。这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还将持续。在1月3日经济学会年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了可能是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公开讲话,再次申明缩减资产购买的规模并不代表美联储高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发生了改变。

  不过伯南克的言论难以代表美联储内部的全部声音。费城联储主席普罗索表达了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高速膨胀的担忧,认为应加快收缩QE步伐;里士满联储主席拉克尔也认为未来1-2年通货膨胀率就会达到美联储的目标值,美联储应当加速收缩购债规模。

  可以看出,耶伦上任后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在不伤害经济的情况下收缩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缩减的节奏应确保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目标都能实现。考虑到美国失业率仍维持在7%的高水平,且长期失业的美国劳动者人数“仍反常地高”,作为美联储接近于零的利率政策的拥护者,耶伦在收缩宽松规模的同时不会改变宽松政策的主基调。

  记者注意到,伯南克在上述讲话中还提到,缩减宽松规模使货币政策恢复到正常轨道,美联储现在已经拥有有效的工具,未来美联储可能在政策工具组合和操作框架方面进行调整,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逆回购等工具将被用来控制利率。因此,可以预见,耶伦可能在未来开始利用如固定利率的隔夜回购协议、定期存款或定期回购协议等工具,严格控制货币市场的利率。王成洋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