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流动性管理更需精细化

2014年02月17日 08:5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关于2014年货币政策走向,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货币政策将维持紧平衡格局。央行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记者万荃央行日前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呈现三大特点:一是1月份新增贷款1.32万亿元,创近4年来最高水平,再次上演了超万亿元的规模;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8.2个和14.1个百分点,出现骤降;三是1月份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降幅较大。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这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也反映出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大肆盛行对银行存款搬家带来较大影响。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央行在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上要比以往更加精细化。

  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大超市场预期,1月当月社会融资2.58万亿元,远超去年12月的1.23万亿元,创单月规模历史新高。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2万亿元,创近4年来最高水平,同样明显高于去年12月的4825亿元。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对此表示,1月份信贷创新高,有去年底项目积压到年初集中投放的因素,也有融资从体制外向体制内转移的因素。

  此外,1月份各行年初信贷计划较为充裕且第一季度多投有利于提高商业利润,银行1月信贷投放动力较强。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在社会融资激增的情况下,央行料将维持流动性紧张局面。

  具体来看,1月份新增贷款超预期,主要原因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数据显示,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826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42亿元。这反映实体经济缓慢复苏,对长期资金的需求提升。“信贷增速较快,说明实体经济融资的需求旺盛,从整体上来看,这一开局说明经济活动并没有趋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量创下近4年来的新高,反映出实体经济对长期资金的需求明显提升。

  1月份还有一项数据让人大跌眼镜:1月M1同比增速大大低于预期,由去年12月的9.3%骤降至1.2%。来自光大证券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M1增速骤降源于企业存款的定期化。众所周知,M1由流通中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两项组成。春节之前,企业会大量向雇员发放现金,因而通常会在节前带来现金的增加和企业活期存款的下降。该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今年反常的是企业活期存款在1月下降超过4万亿元,数量明显偏大。其中除大部分变成居民手持现金之外,还有不少变成了企业定期存款。1月企业定期存款增长超过1.5万亿元,大大高于过去几年月度增量的正常波动范围。因此,可以说1月在企业存款中出现大规模的存款定期化,可能代表企业对未来增长前景不太乐观,因而支出意愿下降。

  不过,连平则认为,M1的表现并非源于企业信心的下降,而是短期波动:企业节前集中发放奖金导致1月企业总体存款下降,节前活期存款转为短期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则导致活期存款减少,因此1月M1增速下降主要是短期、季节性因素所致,未来会有所回升。

  M2则表现相对平稳,同比增13.2%,环比回落0.4个点。市场分析人士认为,1月货币投放以及热钱流入则应是支撑M2增速相对平稳的原因。具体来看,1月公开市场投放4210亿元,而外币存款和贷款分别增316亿美元和260亿美元,反映1月份有热钱流入。但M2的环比和同比季调后仍处于下行趋势,显示出货币政策仍处于收缩态势。

  与人民币贷款飙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月份人民币存款当月减少9402亿元,同比少增2.05万亿元。业内专家分析称,存款的减少与影子银行盛行和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有关,如果存款搬家持续下去,或将在某些时点对银行流动性造成冲击。连平表示:“银行存款增长放缓或将成为大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理财产品增多,特别是近期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将分流居民存款。

  其实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存款搬家迹象愈发明显。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存款在金融渠道、产品多样化、普惠化的过程中减弱的态势较为明显。从同比数据看,企业存款余额和居民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持续处于下降趋势。

  关于2014年货币政策走向,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货币政策将维持紧平衡格局。央行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此外,鉴于今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国同时面临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压力,因此要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