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存款去哪儿了?从存款波动看影子银行监管

2014年05月14日 09:4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随着全民理财意识的觉醒以及互联网理财的兴起,储户们已不满足于把资金放在利率较低的活期存款中,而是向理财、信托乃至民间融资大量涌入。因此,存款“搬家”实际上是存款利率市场化需求的潜在反应,是一种市场行为选择的结果。

  4月份,银行存款再度出现“搬家”。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546亿元,同比多减554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3万亿元。

  那么存款去哪儿了?业界的主流观点是,银行一般在季末加大对存款考核的力度,季末后存款就会转移流到理财产品或者货币市场基金。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以及金融脱媒深化,存款波动似乎成为一种常态,即季初比较少,季末比较多,并在贷款上有所体现。

  住户存款如此大规模的减少,实属罕见,但也符合许多市场人士的预料。随着全民理财意识的觉醒以及互联网理财的兴起,储户们已不满足于把资金放在利率较低的活期存款中,而是向理财、信托乃至民间融资大量涌入。截至2014年3月,余额宝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腾讯旗下理财通吸纳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不论是银行理财还是货币基金,收益均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因此存款“搬家”,实际上是存款利率市场化需求的潜在反应,是一种市场行为选择的结果。

  眼下,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方兴未艾,同时民间融资以及各类P2P趋于活跃,凸显出储户对提高资金收益率的诉求,这也造成影子银行吸纳资金、转移银行存款的能力增强,其利率之所以高于正规金融机构,正是部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较低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子银行的存在是资金供需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对接,是资金价格反映潜在需求的市场化表现。

  影子银行的兴起,虽然一方面表明实体经济对于资金需求的饥渴,增加了资金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也需警惕其提高融资成本,进而转嫁到实体经济上。这是因为,能够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的企业项目议价能力较强,而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的则是实体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或者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市场。而有的上市公司则利用融资的便利性,转手放贷,这样就形成一个融资链条,向最终端要利润的局面。

  资金杠杆的频繁运用无疑是影子银行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从各种理财和金融同业业务中可见一斑。从银行理财到信托再到融资平台,随着杠杆层层叠加,终端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不断升高,信托、转贴现、银行买入返售资产等业务亦是如此。而有的企业获得融资后,没有用于生产而是转手投进金融市场,那么就造成了资金“空转”,这种资金循环不仅对实体经济毫无裨益,还会积累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去年6月底和12月份,银行间市场已经两次出现流动性异常波动,业界普遍认为,这与个别银行机构过度使用同业拆借杠杆以及表外业务迅速扩张有关,造成了资金使用与来源的期限错配。而近些年存款“搬家”的屡屡出现,使得一些在同业市场上的拆入方,在诸如财政收支波动、季度结息等特殊时点上,极易造成流动性紧张。在出现存款“搬家”的4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72%,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23个和0.22个百分点。

  另外,部分影子银行业务吸纳转移后的资金后,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或者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转方式、调结构的进行。由此可见,虽然影子银行在很多领域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金融供给的不足,但是却加大了市场波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同时因为难以把控其投向,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近日,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在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上表示,金融根本的功能是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从金融市场上来讲,就要对金融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准确地定价和交易。评判一个金融市场是否有效,就要看定价是否准确,交易成本是否能够降低。

  那么,该怎样应对影子银行带来的弊端?有专家建议,这首先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让利率对接市场需求,顺应储户财富增值愿望增强的趋势。同时减少金融抑制,通过设立民营银行、壮大资本市场等,实现资金供需更有效率的对接,以正规金融体系的扩容压缩影子银行规模,减弱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其次,应当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防止影子银行出现自我循环和自我膨胀,造成资金“空转”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降低。继续压缩银行表外业务规模,对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进行限制,降低影子银行的杠杆率。这也要求,银行理财应当回归代客理财本质,而不是作为变相拉动存款的替代工具,并以刚性兑付进行揽储大战。这一点对于互联网理财同样适用。目前,不少银行从银行理财向专业的资产管理转型,已经体现出这一趋势。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