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4万亿外汇储备且喜且忧 “藏汇于民”还有很大空间

2014年06月13日 14:1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95万亿美元。虽然上半年数据尚未发布,但外汇储备基本达到4万亿美元已是不争的事实。

  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是利还是弊?如何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热钱是否是巨额外储的推手?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在中国政府网12日举办的在线访谈中,国家外汇管理局总经济师黄国波、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4万亿外储,是利还是弊?

  我国外汇储备“现在基本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是利还是弊?

  黄国波指出,保持比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一个国家意义非常重大。过去10多年来,大规模的外汇储备防止了汇率过快升值,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效支持了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就业、居民收入和

  财政收入增长。但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也带来一系列挑战:加大宏观调控难度,形成国内通货膨胀潜在压力,制约货币政策;增加央行资产负债风险,带来较大汇率风险和成本对冲压力;加大外汇储备经营挑战;加剧资源环境压力。

  “外汇储备继续增长的深层次问题是国际收支持续不平衡。过快增长继续严重透支国内资源,并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这么大代价创造的外汇不能被实体经济吸纳,主要以金融资产的方式持有,回流到海外,直接收益和国家间接收益显然都已不足以抵消产生的问题和代价。”黄国波说。

  外储过多,如何解决?

  管涛说,我国早已明确不追求外汇储备越多越好。近年来,在“调结构、扩内需、减顺差、促平衡”政策推动下,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最高时的10.1%降到2%左右,远低于国际认可的合理标准。

  “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既要解决好流量,又要盘活存量。”管涛说,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由较多依赖投资、出口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解决好流量;另一方面,要完善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原则,不断创新和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汇资源使用效率,盘活存量。

  管涛强调,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要兼顾经济增长、就业、通胀,不可能就外汇谈外汇,就平衡谈平衡。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对国际收支平衡演变也会带来影响。“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这个问题上,既要有信心和勇气,也要有耐心和毅力。所有这些事情做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热钱是否是巨额外储推手?

  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其中有多少是热钱?管涛说,从2001年到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加上直接投资项下的净流入共3.8万亿美元,同期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资产增

  加3.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长基本可用贸易和投资活动解释。

  他指出,国际热钱是“金融大鳄”炒作资产和货币,但我国所谓的“热钱”主要是企业和百姓根据利差摆布的套利活动,主要基于实际经营,比较稳定。

  “随着国际收支基本趋于平衡,预计外汇储备积累势头会逐渐趋缓。”管涛判断,由于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常项目收支会趋向更加平衡;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资本输出增加,直接投资项下的流动也会从过去的净流入逐渐走向平衡;市场认为人民币汇率基本进入均衡合理水平,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增强,将抑制无风险套利活动;国际上有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使跨境资金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

  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

  “我国外汇储备收益率高于被投资国通胀率,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有效保持了保值增值的目标,不存在亏损问题。”管涛说。

  “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增值。将防范风险、保障安全始终放在首位,然后进行审慎、规范、积极的投资运作。”黄国波指出,外汇储备经营面临着低收益、高风险的环境。外汇储备经营部门大力推进多元化资产配置,有效发挥不同货币、不同市场、不同金融资产间此消彼长的对冲效应,总体实现了良好收益。

  他说,我国推动“藏汇于民”还有很大空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双向波动预期形成,企业和居民持汇意愿上升,“藏汇于民”将逐步实现。

  管涛指出,今后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藏汇于民,拓宽民间对外投资,形成分散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对外投资和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要更加积极合理地有效利用外资,既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同时也要尝试其他形式利用外资,提高我国投资收益。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