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基本面利多 资金追捧三诱因推本轮铜铝锌期货涨

2014年08月08日 10:3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成 桐

  4月份以来,铜铝锌期货的“小牛”行情成为期市的最大亮点。中美宏观经济数据向好,基本面利多,资金逐利博弈——这三大因素诱发了铜铝锌期货本轮上涨行情。

  一、中美宏观经济数据向好,提振市场信心

  1、美国就业数据向好,未来预期需求增加

  非农就业人数增长超出预期,美国 6 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 28.8 万人,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 21.5万人,为连续第 5 个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超过 20 万大关。与此同时,美国6 月份失业率降至 6.1%,创下近 6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经济向好,未来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会大大加强,有色金属铜以及锌的价格也应声而起。

  南华期货金属分析师吴任认为,尽管影响美国通胀抬头的因素中,汽油价格等暂时性因素占据主导,而初请失业金人数的走低也与当前阶段劳动力市场潜在波动有关,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真正回暖尚难确定,并且上周公布的房地产数据喜忧参半,但是两者联袂利好还是能够提振市场。

  2、中国PMI创年内新高,提振市场信心

  6 月份国内 PMI 指数升至 51,创下年内新高的同时已是 4 个月连升;同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 6 月 PMI 终值为 50.7,今年以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即 50 荣枯分界线上方,并创下 7 个月来新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PMI 指数持续上升,表示中国经济环境已经企稳回暖”,银河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何珊表示:“各项数据指标趋好,说明年内经济持续高位运行的可能性很大,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也将逐渐复苏,这提振了市场对未来有色金属消费的预期,从而对有色金属的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基本面利多,锁定金属期货涨势

  1、原料出口禁令,引爆金属行情

  本次行情的引爆,还需追溯至印尼公布禁止镍矿和铝土矿出口的政策。全球镍矿供应逐渐缩减,推动镍价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飙升40%。在镍价暴涨之后,印尼铝土矿出口禁令持续发酵,上半年印尼铝土矿进口连续几月停止,上游风险积聚,引爆了本轮有色金属行情。

  无独有偶,锌基本面也出现了矿资源枯竭、全球大型锌矿停产的局面。嘉能可斯特拉塔公司在加拿大不伦瑞克(Brunswick)和珀塞维兰西(Perseverance)锌矿已于去年关闭。而印度矿业集团韦丹塔资源公司旗下位于爱尔兰的全球最大锌矿之一Lisheen锌矿和五矿有色全资子公司MMG旗下的全球第三大锌矿世纪锌矿(Century mine)将于2016年关闭。这些锌矿的关闭将进一步加剧锌供应短缺。

  铜市来看,7月份以来国内现货市场疲软已经成为市场最大的压力,包括赤峰云铜、赤峰金剑以及西部矿业等开始停产检修,北方供应有些偏紧,但下游始终维持逢低按需接货的状态,供需两淡。

  2、国际局势与军事工业需求,助推金属上涨

  俄罗斯是金属镍最大的生产国,乌克兰局势的严峻化,导致市场对于未来产量产生了巨大的担忧。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在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航空、现代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成为世界各大经济体争夺的战略资源,军工对相关金属的需求提升,助推了金属价格的上涨。

  3、经济转型与发展需求,进一步引发期价普涨

  中美经济数据的好转,引发了市场对于基础金属的看多预期。夏季炎热天气、巴西世界杯等因素促进铝消费,以及全球经济企稳,各国加快基础建设,铝未来消费有望持续增长。铝市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下游补库预期增强。

  三、资金追捧,加剧上涨趋势

  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一旦某个品种具备了相应的基本面基础,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供求失衡预期,基本面利多,进一步扩大盘面趋势,本轮金属上涨也未能逃出这个逻辑。

  中信期货吴锴表示,“铝、锌、铅基本面持续改善,尤其是站在国际市场基础上,这种改善更为明显。不过,随着借势宏观面炒作的休整,资金选择可能会出现更多分化,脱离基本面太远的金属将更多得到空头资金的打压。”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