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信托业协会:三季度基础产业信托规模负增长

2014年11月19日 14:5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作为信托公司主要业务之一的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出现负增长,环比减少600亿元。作为基础产业信托的一部分,同期信政合作业务规模为11023.7亿元,亦环比下降55.7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资金信托对基础产业配置的减少,与基础产业过度投资、地方债务风险显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规模环比减600亿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从资金信托的投向来看,依然主要分布在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和房地产五大领域,但资金信托投向在上述领域的占比有较大变化。

  其中,基础产业仍是资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领域,规模为2.66万亿元,占比为21.80%。值得注意的是,基础产业信托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规模也出现负增长。相比去年末的25.25%,下降3.45个百分点;与今年二季度末的23.10%相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与今年二季度末的2.72万亿元相比,规模减少0.06万亿元。

  基础产业信托,即信托资金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产品,是信托公司较早开展的主要信托业务之一;依托于政府良好的信用支持,通过灵活多变的产品设计,为基础产业发展引进了大量社会资金,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回报。基础产业在引入信托资金投资后,通常以财政陆续到位的后续资金、所投项目公司阶段性还款以及项目预期收益形成的分红作为本金偿还保证,大多附有担保协议。

  业内人士介绍,基础产业信托的担保方式主要包括项目公司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抵押、第三方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由地方出具担保承诺函。其中,由地方出具担保承诺函的项目又被称为“信政合作业务。”

  前述统计数据亦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政合作业务规模为11023.7亿元,较二季度环比下降55.7亿元。

  对于三季度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出现负增长,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认为,资金信托对基础产业配置的减少,与基础产业过度投资、地方债务风险显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预见,今年出台的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式和存量债务管理方式改变的政策,将进一步压缩信托业对基础产业的投资,信托公司对政信合作业务也将更加审慎。

  信托总规模逼近13万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实现规模平稳增长,并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较去年末的10.91万亿元增长18.70%;较今年2季度末的12.48万亿元环比增长3.77%。

  不过,从季度环比增速看,今年三季度不仅延续了自2013年一季度开始的持续回落态势,而且回落幅度明显增大。2013年四季度全行业信托资产季度环比增速为7.66%,2014年一季度为7.52%,下降0.14个百分点;2014年二季度环比增速为6.40%,较前季度回落1.12个百分点;而今年三季度环比增速仅为3.77%,较二季度回落2.6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明显增大。

  与规模增速趋缓相一致的是,三季度信托行业的经营业绩增长亦现趋缓。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0.14亿元、209.81亿元,环比增速分别为23.22%、-4.69%。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27.8亿元、112.54亿元,环比增速分别为29.97%、-11.94%。

  周小明认为,两方面因素导致信托行业经营业绩下滑,其一是信托资产增速持续放缓,增量效益贡献下滑;其二是信托报酬率呈现下降趋势,信托报酬的价值贡献下滑。这说明信托业转型发展所需的内涵式增长方式尚未最终成型,新增长方式下的业务不仅还没有“放量”,也没有“放价”,信托业转型发展尚处于伴随着诸多隐忧和挑战艰难前行阶段。记者 刘夏村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