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政府搭台市场唱戏 有效投资需引“源头活水”

2014年12月09日 13: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投资在明年稳增长中的分量将进一步提升,但超万亿的投资规划难以回避的挑战是资金从何而来,如何避免“无效投资-产能过剩-债务高企”的风险重现。

  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逆周期调控的主要对象,即使在几十年狂飙突进后,亦无法否认投资主导这一事实。但时至今日,投资主导的涵义已发生诸多变化,不再片面追求规模,而是更加重视结构;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更加重视质量;不再一哄而上,而是定向灌溉。因此,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变得异常重要。在次贷危机后的大规模刺激计划中,正是在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上的理解或执行存在偏差,加之大水漫灌式的配套手段护航不力,使得政策初衷与实际效果出现严重偏差,酿成诸多无效投资。尽管经济脉冲式反弹,但钢铁、有色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过剩行业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企,加大了后期经济调整难度。

  本轮大规模投资的再启须避免重蹈覆辙,应明确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原则,进一步清晰化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在投什么上,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公共服务品、重大基础型工程的发力,与此前的投资规划并无二致,故要实现有效投资,关键在于落实好谁来投、怎么投,为此应引入社会资金、市场机制的源头活水,解决好融资方式、市场准入、投资效益等问题。

  有效投资需要社会资本源头活水。在过往大规模投资刺激中,银行信贷充当了绝对的资金主力,带有浓郁行政色彩的国有企业充当了资金使用、项目投资的急先锋,但这种大水漫灌的负面性已被实践证明。未来,地方融资平台被严格管控,地方发债被纳入全口径管理,“开后门”、“走旁道”式的融资路径被堵将大大约束地方举债规模,寄望财政投入带动基建投资飙升恐难实现。宽货币、宽信贷将是托底经济的必然要求,存准率高企的现状也给了央行降准的空间,而对资金价格更为敏感、对投资收益要求更为严格的民间资本并非毫无融资需求。因此,在进一步宽松的政策预期下,有效投资所需的资金活水应是对成本收益更为重视、运行效率更高的民间资本。(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财政资金重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信贷资金则应避免向僵尸企业、半行政性国企流动。

  这需要解决好市场准入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也需要给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预期。也就是说,有效投资更需要市场机制这个源头活水。当务之急是破除行业垄断,打破市场分割,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中国经济并非总量上缺钱,而是大量资金并未流向实体。粗略统计,今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认购的理财产品金额约1500亿元。原因种种,但民资在投资领域面临的行业、区域“玻璃门”、“弹簧门”是其中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资发展提供了很大契机,应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民资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使社会资本成为投资主体。

  此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化原则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改革政企不分的人事管理制度,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重大投资决策终身责任制,使国企成为有纪律约束的市场主体,避免“拍脑袋”决策。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