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烽火古玩季 “行规”抵万金?

2015年01月14日 1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中国经济网1月14日讯(记者 吴唯)自古以来,古玩就是个考眼力练胆识的行当。“买前看好,买后概不退还”的行规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随着时下古玩造假的泛滥,这一行规不断被买家和媒体质疑。时至今日,“眼力”一词到底指的是什么?表面看来是买卖双方对于玉石、古董等艺术品的认知水平,而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心里的猜忌与博弈,真假的博弈与优劣的博弈。不是“我不懂”,而是“我猜你看不懂”。

  每到周末清晨天不亮,潘家园里就会出现一群拖着行李箱的人,这些行李箱可谓名副其实的“百宝箱”:青铜器、古玉、西洋银器、中国字画等。但在这里淘宝的市民在闲逛的同时,连连感叹“看不懂”、“不敢沾”,担心花了钱,上了当,赌了气。而据之前新商报的报道,我国古玩市场真货只有5%。

  随着艺术品投资给人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各形各色的造假售假层出不穷。不少业内人士和玩家却见怪不怪:“这个行当本来就是考眼力,买假就是交学费。”

  花了大价钱买到假古董,是不是只能吃哑巴亏?之前上海也曾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尽快制定古玩收藏品市场管理条例,对胡乱出具鉴定证书的机构,吊销资质;对专家的鉴定史进行业绩记录,发布黑名单,对黑专家进行封杀;对制假贩假的店家、拍卖行进行严厉打击和惩治;建立鉴定专家培训培养机制等。让上海的古玩收藏品市场有规可依,有法可循。同时也为未来打造远东最大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作准备。

  然而时至2015年,这样的法规却仍然杳无音讯。“古玩一直都是考眼力和自身学识的行当,东西都是给你反复把玩过才交易的,出了问题自己就得负责。 ”一些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这一直都是古玩行当的“行规”,很少按照普通商品交易模式进行,消费法规自然难管“行规”,拍卖行也是一样,事先有个拍品展示,大家都可以去看,看好之后拍进自己负责。很多人都是带着专家去的。参加过几次拍卖会的胡先生告诉记者,拍卖图册上的拍卖须知会注明,拍卖公司在尽自己能力后,不对拍品的真伪负责。

  “行规”能不能替代“法规”?据中国经济网记者向消协了解到,古玩玉器等艺术品投资属于特殊行业,消费者认为上当受骗时,却往往不在消保法的保护范围。目前遇到此类问题一些人选择报警,希望按“诈骗”处理,然而卖家是否构成有意诈骗,这实际上取证很难,结果往往不了了之。

  一些古董店铺、拍卖行还会找来专家开具“鉴定证书”,但一些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古玩不像珠宝、房产等贵重品,有一系列硬性指标可供参考,古玩很多时候要凭感觉,主观性太强。”

  2011年,多名古董专家在收取高额费用后,只隔着玻璃断定一件“金缕玉衣”价值24亿元,使不法分子从银行贷款10亿元。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收钱就“鉴宝”的专家不少,还有些专家有“经理人”专门接待“业务”,鉴定失误却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

  实际上,“行规”抵万金的根源并不是因为行规是大家公认的“规矩”,而是因为除了行规以外,我们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如今商家一句“行规”二字,不仅可以把消费者反驳地哑口无言,同时也是制假贩假的挡箭牌。这种延续了成百上千年的“行规”,是否仍然能适应当下的社会,是否需有所改变,已是时下古玩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