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行降准逆回购组合拳充实流动性

2015年02月06日 13:2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继4日宣布降准后,5日,央行又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进行了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持稳在4.80%。3日,央行还进行了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550亿元28天逆回购,扣除本周到期的300亿元逆回购。截至目前,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900亿元。

  这也是央行在今年1月22日重启逆回购以来,连续第5次开展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统计显示,今年一月份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1050亿元人民币。叠加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定向宽松货币工具和4日的下降存款准备金,央行在春节前充分保障了市场流动性。

  稳市场

  降准后继续逆回购

  2月4日晚,央行宣布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向符合标准的农商行和地方农合机构实施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据机构测算,此次央行降准将释放出资金6000亿元以上,加上逆回购滚动操作带来的短期流动性支持,可很大程度抵消新股发行和节前取现的冲击。

  有机构分析师表示,每年春节资金面都会比较紧张,加上下周IPO申购冻结资金及近期资金外流,流动性受冲击较大,需要释放较多资金来缓解,降准和逆回购有助于缓解这种紧张。

  由于刚刚降准,5日央行逆回购相比此前有所缩量,只进行了期限28天逆回购,交易量较3日同期限品种减少250亿元。中金公司债券团队分析指出,从往年情况看,降准后,为避免短期流动性过于宽裕,央行一般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部分资金,以平滑短期流动性分布。目前考虑到新股发行和节前取现的影响,央行仍维持逆回购操作应是出于稳定市场情绪的考虑。

  “央行普降加定向降准可一次性释放流动性超过6000亿元,已能够很大程度抵消新股发行和节前取现的冲击,逆回购交易量下降符合情理。加上降准较之逆回购的宽松信号更强烈,可明显改善市场流动性预期。在市场资金总量并不低的情况下,预期的改善可避免资金市场出现情绪化的波动。”中金分析表示。

  事实上,2015年初,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运行仍有压力。不少机构认为社会融资和货币增速可能继续破位下行,M2很可能跌破12%。全球各国竞相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外汇占款下降也减少了货币投放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证监会限制券商两融业务,资金分流到股市的担忧减弱,对货币政策放松的制约缓解,央行出手释放流动性较为符合市场的预期。

  新常态

  “全面+定向”确保松紧适度

  央行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货币政策在下一阶段将走向新常态,定向工具将与总量政策组合操作。

  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表示,此次降准侧面表明当前资本外流压力或仍在继续增大,未来预期人民银行仍将继续通过降准、降息等操作释放市场流动性。

  中金公司预计这次降准的效果是明显的,至少市场确认央行货币政策处于放松通道当中,对流动性改善的预期增强有助于改善资金供需关系。其分析认为,去年11月份降息后,资金价格反而有所上升,主要是没有及时跟上更多的流动性主动投放。“我们认为降息并非最好的放松工具,因为非对称降息使得银行的资金成本并没有下降。而SLO、SLF(常设借贷便利)、MLF等定向工具的期限太短,资金也并不便宜,银行拿到这些资金额不敢用于放贷款和买债,起到的放松效果有限。而降准能够释放无到期期限的资金,且成本足够低,有利于引导银行积极买入资产,降低整体社会融资成本。”中金分析指出。

  广发证券分析师沐华也指出,对于银行而言,降准释放的资金可投入高于存放央行利率的领域,如贷款、债券、同业,且准备金率下调可提升银行的杠杆,对银行业是一个较大的利好。“上市银行中,结合超储率及杠杆水平,股份制银行最为受益,从缓解存款压力角度最有利于招行、中信、光大;同时,由于此次降准包含定向支持,城商行板块预计受益幅度也较为明显。”沐华表示。

  不过,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也提醒,降准释放的可贷资金是否能够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要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和信贷政策。他预计新兴行业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信贷资金依然趋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有望获得更多信贷支持。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